索额图呢,来自满洲正黄旗的赫舍里氏家族,他爹索尼是顺治帝托孤的四大辅政大臣里排在头一位的。就因为有这么牛气的家族背景,索额图刚开始当官就是皇宫的三等侍卫,这个职位一般只有皇家特别信得过的家族里的孩子才能干。到了康熙七年,索额图当了吏部右侍郎,这表明他在官场上有了个不错的开头。
不过呢,真正让索额图一下子牛起来的,是参与了铲除鳌拜的行动。那时候,鳌拜权力大得很,到处都是他的党羽。康熙和索额图偷偷地商量计划,最后成功把鳌拜给抓住了。索额图在这次行动里发挥了特别关键的作用,那肯定是头号功臣啊。
从这以后,他被任命为保和殿大学士,主管内阁,又因为皇后赫舍里氏(索额图的侄女)这层关系,还多了个太子太傅的名号。才三十出头的索额图,就变成了大清朝权力大得不得了的“索相爷”。
索额图这一路走来,崛起好像挺顺风顺水的,可实际上危机四伏。他升得那么快,让好多人心里嫉妒得不行,也特别不满。而且吧,面对权力,他慢慢就找不着自己了。像平三藩、拿下台湾这些关键事儿上,索额图总和康熙对着干,工作也干得不好。
他对同事那叫一个张狂傲慢、蛮横霸道,在朝廷里名声差得很。不过呢,当时朝廷的局面还不太稳当,康熙也只能先忍着,毕竟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能把他替下来。索额图在权力这个大旋涡里越陷越深,他的命运马上就要有大变化啦。
康熙十二年春天,康熙决定把藩王的权力给撤掉。索额图不赞成撤藩,竟然还请求把提议撤藩的人给杀了,结果被康熙帝给狠狠骂了一顿。在对待撤藩这件事的态度上,索额图跟明珠、陈廷敬他们可完全不一样。
在《康熙王朝》里说索额图反对撤藩,是因为收了吴三桂给的好处,这好像也不是瞎编乱造的。有史料写着,吴应熊“把好多金子都送给了大学士索额图”。索额图收了这么大一笔钱,就对反对撤藩的顾八代下黑手报复。吴三桂造反之后,索额图还痴心妄想,想用把明珠、陈廷敬、周培公这些人交出去的办法,来让吴三桂消消气。他这一连串的举动让康熙特别不高兴,给君臣关系破裂埋下了祸根。
索额图地位高权力大之后,慢慢就拉帮结派,为自己谋私利,还收别人的钱。康熙十九年的时候,京城发生了地震,左都御史魏象枢上书弹劾索额图仗着权力贪婪放纵。康熙皇帝看到这弹劾的本子后,没有马上怪罪索额图,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说“要反省应当从我开始!” 好好想了想之后,康熙把索额图等大臣叫来,警告他们得好好反思自己,要是被查出来有问题,国法可不饶人。
接着,康熙拿出自己写的墨宝“节制谨度”给了索额图和明珠。索额图本事大着呢,当然知道是自己被御史弹劾了,就在康熙十九年八月说自己生病,请求辞官。虽说后来康熙还下旨夸他“干活勤快脑子灵,打仗以来,出谋划策很有用”,还让他改当内大臣、议政大臣,可君臣之间已经有了矛盾。
索额图跟太子胤礽的关系越来越近,他靠着自己的权力给太子拉拢人手,想让太子的地位更稳。康熙早就发现了这事,好几次警告索额图,让他老实点,别太掺和太子的事。但是,索额图根本不听,还是想干啥就干啥。康熙一看索额图这么顽固不化,心里气得不行。为了不让太子的势力太大,威胁到自己当皇帝的权力,康熙果断出手,把索额图所有的官职都给撤了,还把他关了起来。
索额图被关起来以后,还是不知道认错,还想着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重新拿回自己的权力。康熙对他完全死心了,最后下令把索额图给杀了。索额图的死,不光是他自己倒霉,也是康熙和太子之间矛盾变得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表现。
索额图为了达成自己在政治上的野心,居然跟噶礼、朱三太子一起好几次想要杀了康熙。康熙亲自出征的时候,他还打算扶太子早点当上皇帝,想要抢皇位。但是,索额图的坏心思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康熙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气得要命,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以前那么信任的索额图,居然能做出这么坏良心、违背天理的事。
康熙大骂索额图是“本朝头号罪人”,觉得他造成的危害比鳌拜大多了。索额图想要谋反的行为,不光让他自己掉进了深渊没法翻身,也把整个朝廷震得够呛。康熙对索额图的处罚,明显比鳌拜重得多。他不光把索额图杀了,还把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也给杀了,让索额图没了后代。索额图的命啊,就这么在他的野心和欲望里走到头了。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