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杨宗纬最爱原唱是谁(红颜若是只为一段情,就让一生只为这段情——《最爱》)

13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4 11:30:17    
杨宗纬 – 最爱 (Live).flac5:32
来自歌里的心虫

红颜若是只为一段情

就让一生只为这段情

一生只爱一个人

一世只怀一种愁

纤纤小手让你握着

把它握成你的袖

纤纤小手让你握着

解你的愁你的忧

红颜若是只为一段情

就让一生只为这段情

一生只爱一个人

一世只怀一种愁

纤纤小手让你握着

把它握成你的袖

纤纤小手让你握着

解你的愁你的忧

啊~ ~啊~ ~

啊~ ~啊~ ~

自古多余恨的是我

千金换一笑的是我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是我

只有那感动的是我

只有那感动的是你

生来为了认识你之后

与你分离

以前忘了告诉你

最爱的是你

现在想起来

最爱的是你

我以前忘了告诉你

最爱的是你

现在想起来

最爱的是你

红颜难免多情

你竟和我一样


《最爱》,这首歌最近又上了《歌手》。

齐豫的演唱让我想起了六年前的他。

杨宗纬的演唱感人肺腑,让人潸然泪下。

《最爱》,原先是钟晓阳早期的一首诗作,30年前张艾嘉的同名电影启动,正当口,她看到了才情少女钟晓阳的这首诗。

“心动的不得了”

红颜可以是一袭衣吗

断发为线

频密地绣,纤细地绣

天雨时撑伞不如披衣

披著落发

到你窗前

你正在灯下呵手写信

如果红颜是一袭衣

衣底的人你可怜惜

襟下的娇慵,袖中之恋

你皆接了去

衣上的雨忽都化成酒痕

红颜生来命薄

你却薄情

我设法要辜负你

但我怕辜负後春光要怪我

给我长夜的冷肃

长长的巷,望不尽的怨

提釭赶路的初恋人啊

走不完的路是绝路

以前我忘了告诉你

现在你忘了我所说的

红颜难免福浅

你竟和我一样

红颜若只为了一段情呢

那么就让一生是一段情吧

一生只爱一个人

一世只怀一种愁

纤纤素手你牢牢握著

把它握成你的袖

那感动是你的亦是我的

红颜祸水

你信不信

自古多余恨的是我

千金换一笑的是我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都是我

生来为了结交後与你绝交

你太中年

我的年轻会因不懂事而忤逆你

你太淡泊

我的要强会起来

与你争一日之长短

我宁可周旋於其他人中

纵使贻害四方

也不过害他们失眠罢了

而红颜带罪

何功以赎?


怎样?

这样的诗歌啊,历久铭新,其间的情感贯穿于心。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

这一辈子准备好了只爱一个人,

要么爱这个人,

要么为不能和这个人在一起而惆怅。

对一个人死心塌地。

“纤纤小手让你握着

把它握成你的袖

纤纤小手让你握着

解你的愁你的忧”

作卿衣袖,解君忧愁。

“啊~ ~啊~ ~

啊~ ~啊~ ~”

前三次的长吁短叹,里有怅惘和沧桑。

到了最尾的“啊”,杨宗纬把之前酝酿和铺垫的情感如山洪一般爆发了出来!

“自古多余恨的是我

千金买一笑的是我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是我”

这里的叙事视角发生转换,采用男方视角来转述。

“千金买一笑”换来的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空余恨,这里是他的憾事。

可惜啊,物盛则衰。随着几键缓缓的钢琴声,音乐冷清下来。

“只有那感动的是我

只有那感动的是你”

那感动是你的亦是我的,只有我和你怀揣着那份感动。

你是我,我未竟的心愿…

“生来为了认识你之后与你分离”

多么荒唐!多么可笑!

既然能在一起,为何最后还要分离?!

这一刻,情感已不能自抑。

“以前忘了告诉你

最爱的是你

现在想起来

最爱的是你

我以前忘了告诉你

最爱的是你

现在想起来

最爱的是你”

忘了告诉你,其实是当年懵懂单纯不知。

其实,最爱的是你。

红颜啊,红颜难免多情。专一且深。

你竟和我一样。

(简直了)最尾的画睛之笔!

原来,这一份感触你我共有,不负时光不负卿。

真是一首好歌。感谢杨宗纬的倾情演绎。

他是在歌唱!

另外,题外话说下这位我倾心已久的歌手。

借用耳帝的一番话:

华语乐坛从未有过这样的歌手,技术功底与人文色彩兼备,將苦情芭乐的主流所需的硬性指标,与台湾本土民谣的文艺范儿合二为一,他(杨宗纬)的出现,改变了人文歌手唱功差的惯例,打破了情歌歌手素养低的局面,使唱将与诗人们都被迫接受了一个新的高标准。

唱完这一首,眼眶盈泪。

这首《最爱》,被他唱出了缅怀和追忆,其间的情感起伏跌宕,感人至深。孤独而固执,哀凉又温和。字字诛心。最后的一叹更是神来之笔,仿佛千般恩怨一笑而过,昨夜的雨疏风骤最终化为湖水吹皱,波心而豁达。

爱可以是洗尽铅华后的,

并不一定一辈子只经历一个。

人心都是变动的,没那么多绝对。

身处现实的我们所以缅怀。

红颜呐,

红颜戴罪,

问世间情为何物?

多情何功以赎?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