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人间真实!张小斐走红前时尚照曝光,造型土味敷衍摄影师都不用心

20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7 09:20:47    

张小斐自走红后后,时尚资源火速升咖,频频参加各类活动,还登陆某时尚大刊内页,直接认证她的火爆程度。

可是随着杂志硬照曝光,多数网友表示不满,直言太一般。该杂志一共放出五张张小斐的单人硬照,不同于以往的时尚美,本期主打《你好,李焕英》的电影主题,整体画面充满复古感。

第一张图片中,张小斐身穿一件褐色长款风衣以及雾霾蓝阔腿裤,带着方框墨镜,不论是颜色搭配,还是墨镜点缀,都是土味十足。即便是网友口中的高奢品牌也无法挽救。但从画面来看,张小斐踩着脚滑车从几名女排运动员面前穿过,在众人身后的牌子上写着“票房破50亿”的宣传语。有种身穿过去的奇幻感,再加上张小斐的姿态和穿搭,十分滑稽。

在第二张图片中,张小斐的穿搭更是难以理解。一件黑色镶边对襟红袄,内搭一件绿底混色连衣裙,首先红配绿的颜色搭配就在挑战审美底线,还有土黄色苍蝇眼镜的助阵,满身的乡村重金属风格。而且张小斐的站位偏离于照片中线,制造出一种不伦不类的怪异气氛。

另外几张照片,张小斐的造型和拍摄角度更是令人迷惑。其中一张她穿着红花绿叶图案的丝绸衬衫,下搭褐色阔腿裤,这种搭配足以增龄二十岁,难道是为了靠近剧中的妈妈人设。在照片中,张小斐或是坐在一侧作出自拍姿势,或是站在配角背后举起叉子,让人无法理解究竟想表达什么。

最后一套造型则充满90年代的影楼风,张小斐一身红色叠纱短款连衣裙,带着多串珍珠项链,下搭黑色皮靴,恍惚有种迪斯科的既视感,难怪网友调侃下一秒就会响起费翔的歌曲。照片里,她坐在观众席中,半拉墨镜,倒是十分有喜感。

看过这几张硬照,张小斐的穿搭给人感觉完全不搭,有种生拼硬凑的凌乱感,虽是时尚杂志内页,却丝毫和时尚二字无关。这也印证了网友所说的内情,这套硬照虽然才放出,但实际拍摄日期却是在电影上映之前,那时张小斐尚未成为50亿票房女主,所以拍摄时多数品牌方都不愿赞助服装,只有某一线奢牌慧眼识英雄,只是所借服装未必符合张小斐本人气质。

除了造型问题,几张硬照的角度选择太刁钻,网友吐槽真不如张小斐那几张火出圈的路透照。可是,对比这位摄影师的其他作品,却发现反差明显。该名摄影师曾给《八佰》剧组拍过,同样的杂志平台,同样是电影剧组,呈现出的效果大不相同。硬照两名女星唐艺昕和梁静,尽管风格不同,但在镜头中却是飒美十足,而且站位和姿态都很符合时尚大片的定位。

即便是同为喜剧路线的《唐人街探案》,在该名摄影师的镜头下,也是满屏帅酷,全然不是张小斐硬照中的怪异喜感。网友对此感慨:如果人不红,造型不够强,就连摄影师都不会很用心。一句话暴露出娱乐圈内的残酷真实。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