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伊能静刚刚要推开成长的蓝色大门,对要到来的一切充满着好奇和迷惘,更多的是一种兴冲冲往前走的劲头。
有次,她跑去湘西摸骨算命,对方摸着伊能静手的骨骼经络,眼盲心亮,一语道破伊能静的命运:“你呀,人前笑人后哭,戏子命。”
再一算前三世,每一世都是戏子出身,做了小妾,并且是将军最受宠的小妾,但也因此招致大房二房三房的忌恨,被其联手冤死。
伊能静根本不信算命,她信心定胜天。但是伊能静联想到经常做的被推至掉落悬崖的梦境,又有几分说不清的忌惮。
最后算命先生说:“因为你之前积的很多德没有用掉,所以你这一世的命会很好。”
彼时的伊能静依然无法相信,她这一世依然没有抽到好牌:她是妈妈的第七个女儿,因为她的到来,一心想要儿子的爸爸离开了家,妈妈把所有的过错加诸在伊能静的身上。
养父母用链子把她拴在摊位旁边,6岁投奔二姐,却被患有躁郁症的姐夫虐待,被喂狗食,13岁跟随改嫁的母亲到日本生活。
17岁的伊能静开始进入演艺圈,父亲帮她签字,嘱托老板好好照顾女儿,却在不久后在一场车祸中去世,还没有成年的伊能静被拉去认尸,好像她一出生便像某种克星一样打碎了一个家庭。
她因此卑微敏感,自尊心极强,渴望爱与被爱,迫使自己在一次次唱夜场还巨债的过程中变强大,用文艺感和投入恋爱证明自己是获得了幸福的那个人,如果离开爱,她会暗自枯萎。
伊能静是家里的老幺,但却不得不做家里的顶梁柱,遇到庾澄庆后,她像抓住了一个浮木,想把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和对娱乐圈纷繁复杂的困惑一下子解决掉。
18岁认识庾澄庆,媒体质疑、家庭反对,两个人排除万难在一起已经是4年以后了。庾家是大家族,父亲从政,母亲是京剧名伶,庾澄庆是名门独子。
14年后,伊能静才嫁入豪门,没有像样的求婚结婚仪式,和婆婆、庾澄庆三人在礼堂前拍了一张合照就算礼成了。
但这不是童话故事中“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结局,而是遵循豪门规则的开始。
在《生死遗言》中,伊能静说
我本来就是一个越爱越无法自拔的人,因为这样,我曾经想着不要给你太多。我不停测试你的爱情让你担心,我甚至当着你的面与其他异性谈笑风生,只因为我想知道你的眼睛里有没有妒忌,我消耗你只因为我要确定我们的爱情。
最初的伊能静还在兴奋地谈论着两个人相爱的细节,在十年后,再问是否相爱时,伊能静已是身心俱疲:“你问任何一对在一起十多年的人,他们都会告诉你更珍贵的东西,就是彼此的依赖,这是更深厚的感情,爱情已经是很浅层次的情感了。”
出身凄苦,在婆婆口中只是个“小歌女”的伊能静在大家族里又有什么话语权,只有依赖能撑多久,以至于伊能静说:“在一起的意义就是在一起,没有别的。”像余华说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说出真相时是那样务实又残酷。
离婚5年后,伊能静遇到了小10岁的秦昊,彼时伊能静45岁,或许经历诸多磨炼,她的好命是在自我沉淀后遇到秦昊重新开始的。
伊能静是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她在爱里、她被爱着且幸福的事实,而秦昊和庾澄庆是同类型的人,不太爱表达,但都是在行动里,同时也很有同理心。
庾澄庆曾说:“我觉得我爱她比较多,但这不具备准确性,因为这只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相对的,一定是有很多东西是对方付出后才让我感受到了。”
秦昊说:“男人在外面挣钱没什么了不起的,你让女人出去挣一样可以,我们同样是演员,她把拍戏的机会留给了我,她留在家里带小孩,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了,知道她心里想什么,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完成他心里的小小梦想,这是我的责任所在。”
伊能静既要踏实安稳的日子又要虚幻的浪漫,不管是庾澄庆还是秦昊都给过她最真挚珍贵的爱,从最初落入凡间的精灵,到走进豪门家族的灰姑娘,伊能静在第二段婚姻里,终于体会到了寻常百姓、烟火夫妻的快乐。
伊能静深知秦昊爱她有多深,但是觉得他吃力不讨好,因为没有表达,秦昊说得非常好:“有些情谊用嘴说出来就轻了。”
其实伊能静就像要糖吃的小孩子一样,她讨要的是爱,源源不断且明目张胆的爱,因为她太怕失去爱了,“我的人生这么差劲,我不值得被爱”,哪怕有了孩子,她依然在疗愈心底那个流浪的小孩。
猛然获得爱的人会有一种不知如何是好的慌张,像张爱玲说的:“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被一个人爱着却没有畏惧,这并不容易”,能让伊能静毫无畏惧坦然接受爱的是秦昊和婆婆共同给与的安全感。
首先是秦昊的决心,在和伊能静一起后的前半年,为了让父母真心接受伊能静,秦昊每天打电话回去告诉他们:“有了小静之后,我每天回到家都有饭吃,我觉得不再漂泊了,你看小静每周末都去看自己的孩子,几年来都风雨无阻,如果我跟她在一起,她也会这么对我。”
带伊能静见父母前,秦昊跟家人说:“不管怎么样,你们必须祝福我,这是我的决定了。”
婆婆也在秦昊的描述中慢慢接受了伊能静,并告诉秦昊:“如果你和伊能静结婚的话,你看准她,可千万别有离婚的想法,我们家没有这个惯例,你觉得你年龄比她小,你熬得起,但是她熬不起。”
秦昊妈妈懂得再次步入婚姻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万一破灭对一个女人将是摧毁式的打击,没有在乎年龄和经历,她善意地为一个陌生女人考虑。
作为婆婆的秦妈妈有一个更高的智慧,“我非常爱我的儿子,所以我必须更爱那个和我一起爱我儿子的人,我要对你像对我儿子一样好,你才有可能对我儿子像我对他一样好。”所以伊能静会说:婆婆是我夫妻相处之道的军师。
当伊能静哭着说“我一直拼命挣钱,到50岁还不会享受家庭的快乐”时,秦昊会站出来说:“相信我,我们全家人这一辈子不会为钱这个字愁。”婆婆说:“我跟秦昊一起保护你。”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伊能静会说秦昊爱我的方式是给了我一个眷村。
那是一种坚实厚重、无可替代的眷恋和深情,甜蜜的耳边话和刻意制造的惊喜只是一片砖瓦,在重建内心眷村的过程中,流浪的小孩找到了回家的路。
秦昊的原生家庭非常幸福,父母恩爱,同时毫不吝啬地爱着下一代。
秦昊看到伊能静爱孩子的方式,知道她也会这样毫无保留地爱自己,伊能静看到秦昊如何爱爸爸妈妈,自己有幸成为了他们的家人,他也会这样爱你,两个人看到父母的相处,同样向共同的人生扩散出了涟漪,此间,便生长出做一辈子家人的信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