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世人多以豪放派词人视之,对其青年起义、南归之事则鲜有深究。岳飞之名,伴着“怒发冲冠”,尽显“精忠报国”之志,其人生虽以悲剧落幕,却曾热血沸腾。反观辛弃疾,心中同样燃烧着领兵抗敌的烈火,却只能坐于文官之位,抱憾终生。他为何起义南归?又为何终其一生,心愿未遂?忆昔靖康之难,北地士人心向南国。靖康
2024-12-15 09:33:54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韩非把法家的思想提高到了宇宙论的高度,从而构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系统。著有《孤愤》《五蠹》《内储说》等文章,后人收集其作品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解析:法律不能偏袒权贵,就像墨线不能迁就弯曲的木材一样,这段话强调了法律应具有公平性性,不论身份地位高
2024-12-15 09:18:55《存韩》,出自《韩非子》,是韩非给秦王嬴政的上书。韩非是韩国宗室公子,不希望韩国被秦所灭。在《存韩》一文里,韩非明确反对李斯等人提出的灭韩主张,认为秦国应该讨伐赵国,而不是弱小的韩国。另外,文章还记录了李斯给韩王的上书,劝说后者不要背叛秦国。本文选取《存韩》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2024-12-15 09:03:42一个国家的灭亡是有亡国之征的,韩非子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篇《亡征》的文章,介绍了种种可能导致亡国的特征。其中有一种亡国之征是这样的:“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意思就是处理国家大事喜欢挑选吉日良辰,敬奉鬼神,迷信卜筮,喜好祭神祀祖的,是国家将要灭亡的一个特征。祭祀在封建时代是一种相当重
2024-12-15 08:49:24我们可以透过这六个成语来领悟圣人老子留下的智慧。一、富在知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二、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三、慎终如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
2024-12-15 08:33:48如果没有她,清朝初就可能为了皇储争夺的事发生内战;如果没有她,多尔衮很可能自己登上帝位;如果没有她,康乾盛世有可能只是泡影。他就是古今最伟大的女人,清代太宗皇太极妃、谥号孝庄,人称孝庄皇太后。孝庄太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姓博尔济吉特,名叫布木布泰。公元1625年,时年13岁的布木布泰在
2024-12-15 08:19:58孝庄出生于1613年3月28日,妥妥的白羊座。他的父亲是蒙古科尔沁的贝勒宰桑,他们的家族非常的显赫,是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尔的后代,被称为清朝莫南蒙古第一家族。孝庄有四个哥哥,一个姐姐,孝庄是最小的女儿,所以父亲对他格外的疼爱,请了很多文人学士教导她读书。孝庄很早就显示出了超人的天赋和聪明的头脑。当时努
2024-12-15 08:03:41古代神仙传奇故事:老子在此我将根据您提供的要求,撰写一篇全新的文章,重新呈现老子的传奇故事。老子的神奇降世老子,是一位道家宗师,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神奇降世和特殊经历,至今仍令人敬畏。据记载,老子的诞生颇有不同寻常之处。他的母亲在天空中看到一颗大流星经过,随后就怀上了他。当时,人们普遍认为
2024-12-14 10:34:40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
2024-12-14 10:19:19“不出名”的曾巩如果唐宋八大家有排名,按照流量计算的话,曾巩应该被垫底的一个了,是最不出名的一位了,在我的印象中,九年义务教育、高中,语文课本里面应该都没有曾巩的诗或者文章。他好像就是偶尔出现在文言文下面的注释里:“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曾巩简介曾巩,字
2024-12-14 10:03:53人生有无数的十字路口,我们会面临很多重要的选择。选择对了,可能就一帆风顺,选择错了,人生之路会充满泥泞,痛苦不堪。同时,你选择了其中一个,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其他,这即是有得有失。总是,无论是对还是错,是多还是少,是好还是坏,这一切都由我们自己来做主。人生,只要做到无悔,就可以真正地洒脱自在。《道德经》
2024-12-14 09:49:24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13岁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妃,30岁丈夫皇太极去世,儿子福临即位称顺治帝,教育、辅佐儿子;孝庄文皇后49岁时,儿子顺治帝福临去世,孙子玄烨即位,又培养辅佐年幼的儿孙。孝庄文皇后一生呕心沥血,朴素节俭,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历经三朝,
2024-12-14 09:35:14《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虽然仅仅五千字,但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值得我们终身学习。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感悟:祸和福不是绝对的,祸里面往往包含着福,福里面也常常隐藏着祸。比如一个人开始做生意很顺利,表面看起来是福,其实暗藏着祸,因为人在顺利的时候,就会自以为是,盲目扩张,到最后就可能赔的
2024-12-14 09:18:50#历史开讲#在西周时期,社会的秩序主要是通过礼和刑来实现的,礼主要是针对贵族,刑主要是针对百姓。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兼并。这时,主张法治和鼓吹集权统治的法家学派就粉墨登场了。法家的先驱人物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邓析等。前期法家人物主要有李悝、吴起、慎到、申不害、商鞅
2024-12-14 09:04:09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尊其为教祖,是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老子的身世之谜老子是春秋时期出生的,他的出生向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被彭祖的后裔,所以希望他造福百姓,于是把他降生在李氏女身上。史记中对他的出生也不过寥寥几笔。老子的出身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时被紫气环绕,连天空也被紫气包围。村
2024-12-14 08:48:08《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大意是,真实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善辩,善辩的人不善良。真知道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是真知道。圣人无所积藏:施利于别人,自
2024-12-14 08:34:06谈论起辛弃疾,没有人不会想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那种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无一不触动着我们的心。学生时代背的是诗,毕业以后寻的是意。王晨著的这本《辛弃疾的诗词人生》从十六个方面展现了辛弃疾文武双全的多样性面貌。也描绘了他才华盖世又悲壮曲折
2024-12-14 08:18:11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后世人尊称其为“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韩非子韩非师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但观念与其不同,没有承袭儒家思想。“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
2024-12-14 08:03:121,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172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月的军旅生活,这段历史是陆游最难忘的时光。后来,陆游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来怀念这段经历,这首词是其中的一首,写于现
2024-12-13 10:34:12唐宋八大家大家都十分熟悉吧,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三苏,王安石,欧阳修加曾巩。其他人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说过或学习过他们的作品,唯独这个曾巩,似乎名不见经传,不仅作品未曾耳闻,每每背诵他们人名时总会忽略掉。难道曾巩真的是凭欧阳修的关系进的唐宋八大家吗?其实不然,首先我们要弄清“唐宋八大家”这个概念,唐
2024-12-13 10:19:34一:有一天,老子在路上行走。走着走着,一位老人走上去问老子:“我一生碌碌无为,可最后我有房住,有饭吃,有钱花;而我的那些邻居们他们一辈子在田地里耕作,可他们却住的不好,而且都先我而去。你说人是不是应该像我这样呀。”老子听后,拿来路边的石头和砖头问这位老人:“两样东西,你会选择哪样。”老人毫不犹豫的拿
2024-12-13 10:04:33我们为什么要读《道德经》?老子会告诉你,应该怎样与人相处,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有哪几条路可以走。老子提供的是智慧,揭示的是本质。本文围绕老子的“道”,达见精选了老子超实用的十句话,并引用了若干个故事,带你读懂老子的十大人生哲学与智慧。认真读完,你定有收获!《道德经》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是一部独一无二的
2024-12-13 09:49:47老子的“清凉”主要表现在三个字上面:柔、静、慢。这三个字是人生的大修炼、大修行。人生如果能做到这三个字,不仅能从容不迫,更能很好地养生。 柔,至柔驰骋至坚柔,可以说是老子的第一法宝。《道德经》贵柔。老子赞美水、婴儿、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阴柔的力量。柔,就是阴柔、柔弱、柔韧……柔首先是生
2024-12-13 09:35:04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多听少说,顺其自然。狂风不会刮一早上,暴雨不会下一整天。天地自然尚且不会让狂风暴雨长久,何况是人呢?世人的福祸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的生活只有符合自然的规律,符合因果的规律才能有所收获。什么是自然的规律呢?俗话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
2024-12-13 09:19:25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思想家,也是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主要思想集中在法治、权术和统治技巧上,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君主在治理国家中的绝对权威。韩非的主要著作《韩非子》中,系统地论述了他的政治理论和哲学观念。他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强盛依赖于严格的法律
2024-12-13 09:05:03你是去病,我是弃疾。 你有汉武,我却无伯乐。 你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我也曾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你封狼居胥,饮马翰海。 我却只能铁马冰河入梦来。霍去病 辛弃疾睁开双眼,老泪纵横,他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了此残生,可最后只能够呐喊三声:杀贼!杀贼!杀贼! 至此,大宋的灯火终是被风
2024-12-13 08:50:03上马击贼能比岳飞在宋代文学史上,辛弃疾如彗星般异彩纷呈,他是豪放派的独行者,是激情澎湃的诗歌战将,扬起了壮丽的宋词风云,与苏轼肩并肩,共创一代豪情壮丽之巅。众人皆因其妙笔生花而知晓他,然实际上,辛弃疾更是一位善于驰骋沙场的南宋英雄,铮铮铁骨的抗金名将。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孤儿寡父,由祖父辛赞抚养成人。
2024-12-13 08:35:17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他不仅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更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老子的智慧和哲学至今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老子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智慧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仍然适用。一、老子的生平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老子这个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活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世
2024-12-13 08:20:06近来读老子的《老子》,发现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关于老子其人《老子》其书有几个不同的版本。首先我们来看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如何介绍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司马迁是一位严谨有操守的史学家,他的记录比较可信。但他在传记中给出了老子其人的三个版本:周朝守藏史李耳(聃),楚国老莱子,周太史儋:都称老子
2024-12-13 08:03:14《道德经》是道家最重要经典,老子只用5000言就把包罗万象的大智慧讲清楚了,我们研究了2000年却还没有研究明白。今天德华把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整理成20个句话,希望对各位朋友的修行有所助益。1道是宇宙的本源及万物运行的规律。2道摧毁一切妨害自己的事物。谁不依道而行,谁就会失败。3道不能被我们感官
2024-12-12 10:34:3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