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初称帝,到清朝末帝溥仪告别皇帝的身份,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皇帝近四百位。这其中长寿者不少,诸如明太祖朱元璋活了70岁,大清的乾隆皇帝活了89岁,就连唯一的女帝武则天都享年81岁。
可这四百多人中短命的也不少,汉惠帝刘盈和明熹宗朱由校只活了23年,宋哲宗赵煦和清世祖福临只活到了24岁,而最年幼的汉殇帝刘隆去世时甚至不满周岁。
而清世祖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二十四岁染上天花憋屈逝世就算了,两百年后,爱新觉罗家居然出了个疯狂”作死”把自己在三十一岁就”作”没了的。而这位气煞清世祖的,便是爱新觉罗·奕詝,即咸丰皇帝。
咸丰帝也曾是一个有志向的好青年。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在经历了与情同胞弟的皇六子奕訢共争皇位之后,四皇子奕詝被病中的道光帝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当天中午,刚刚安排好后事的道光皇帝就驾鹤西归。十二天后,奕詝正式即位,以第二年为咸丰元年。
在即位之初,这位尚未加冠的年轻皇帝就想清洗军机处。可就在他诸事亲躬,裁撤军机大臣时,洪秀全在广西掀起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迅速崛起。因此年轻的咸丰帝不得不一面与朝臣较量,一面派兵与太平天国较量,分身乏术。
几年过去,朝廷的军费是大把大把地支出,天平天国却没被镇压住。而内忧未解,外患又到来。
咸丰六年(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于此,咸丰皇帝不得不离开北京去往河北承德避难。
正如茅海建先生所言:”咸丰帝奕詝当了11年的皇帝,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内忧外患,遍地硝烟”。从幼稚到逐渐成熟,咸丰帝都一直面对着动荡的社会。他曾有一腔意图”平天下”的热血,但却没有实力与世界抗衡。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情通报之中,咸丰帝任凭他的热血渐渐变凉。
当他渐渐放下自己身上帝王的重担的时候,咸丰帝就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到了享乐一事上。且他的嗜好,最主要的也就三样:美酒、美色和鸦片。
这些爱好当然不会被写进《清史稿》和其他正史。但是在野史和私家笔记之中,咸丰帝的这三大爱好早就不算是什么秘事。”咸丰季年天下糜烂,几于不可收拾,古文宗以醇酒夫人自戕”。”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适度饮酒于身心而言都有好处。可咸丰帝烦恼太多,所以从借酒消愁发展到了酗酒。饮酒这件事一旦过度,那就容易损伤肝脏、胃部和神经系统。但咸丰帝此时根本无心关注这些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只顾着在无力感溢出的当下借着酒精缓解自己的压力,甚至在酒后放纵自己做出伤害别人的暴力行为。
光有美酒咸丰帝还觉得不够,他还沉迷于美色。他宠幸的美人有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便是”四春”,”传有四春之宠,皆汉女,分居亭馆,所谓杏花春、武陵春、牡丹春、海棠春也。”而后来举世闻名的慈禧太后,在此时也被称作”天地一家春”。
酗酒和纵欲,这两样加在一起就足够慢慢拖垮一副健康的躯体。所以在逃出京城之前,咸丰帝就已经”旦旦戕伐,身体久虚,遇坛庙大祀,常常因腿软恐登降失仪,遣恭亲王代。加以军务棘手,外患交乘,遂患吐血之症”。而即便身体已经”亮起红灯”,咸丰帝还选择了一条离死亡更近的道路——吸食鸦片。
在逃出北京的时候,咸丰帝病弱的身躯经过长途跋涉变得更加脆弱。此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没办法再酗酒或纵欲,所以他干脆又给自己发展了个看戏的爱好。
没了酒精带来的极乐世界,咸丰帝便一边吸着他口中的”益寿如意膏”(即鸦片),一边在虚拟的戏剧之中寻找安慰,甚至到了”一日上午已经清唱了,而仍传旨今日晌午还要花唱”的地步。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四仍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十五日病又增,但仍治事如常,如意洲花唱亦照旧”。十六日,这个在酒、色、烟、戏之中几乎忘了帝王身份的帝王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将摇摇欲坠的大清之厦留给慈禧和一众大臣。
咸丰帝不是什么做帝王的奇才,没有出众的政治才能。但他这样一个帝王偏生活在乱世,不得不经此折磨。而他选择的路,酗酒、纵欲和吸”烟”,每一条都能让他活得更加痛苦,让他的人生更加短暂。但这样不划算的喜好,偏偏直到今天也得到不少人的青睐。
虽说咸丰帝只有一个,但这些偏好在过度后造成的危害却还在。咸丰帝已经故去,今人又何必再去追赶他的脚步呢?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富强。邹忌(网络图)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抓住机会,通过将君臣关系比作鼓琴奏乐,获得齐威王赏识,被封为
2025-08-09 12:19:02平原君家的高楼靠近一户老百姓家。这家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美妾看到这情景,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鄙视姬妾啊。我不幸有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讥笑我,我希望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
2025-08-09 11:50:24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