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中国四大美人是谁?你了解多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3 12:17:22    

说起中国古典四大美女,那必定当属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他们到底有多美呢?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领略中国古典美女的一生。

第一个是"沉鱼"西施,用一句诗来描绘她的话,应该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西施,本名施夷光,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末期越国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因苎萝有东西二村,而夷光居于西村,故名西施。有东施效颦、西施卖相、美中不足等典故。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女子叫西施。有一次西施在河边洗衣服,鱼儿在水中看到西施的倒影,忘记了游泳的本能沉到了河底,可能是看到西施而窒息了。于是西施就有了"沉鱼"的美称,在附近流传。越王勾践听说后,教会西施礼数,送给了好色的吴王夫差。夫差得到西施之后,日夜游玩荒废朝政,亲奸佞而远贤良,最终越王勾践得以灭吴复国。

第二个是落雁王昭君,用一句诗来写王昭君就是"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有平沙落雁、画工弃市等典故。汉元帝时期,王昭君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匈奴分为五个部落,呼韩耶单于争夺权力失败,被迫与汉朝和好。陈汤消灭郅支单于后,呼韩耶单于入长安表示感谢,趁机要求和亲。王昭君不甘心一辈子做个宫女,自愿到匈奴去和亲。据说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美貌,后悔不已。

第三个是闭月貂蝉,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貂蝉本是一歌姬,能歌善舞容俏丽,献帝大臣王允喜,捧之月儿不敢比。《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司徒王允家的婢女,一天貂蝉在后花园赏月,一阵轻风吹来,浮云把皎洁的明月遮住了。王允恰好看见,逢人就说,貂蝉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后来王允设连环计,让吕布杀掉了董卓,最后嫁给了吕布。

第四个是羞花杨玉环,用一句诗来描绘就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玉环,号太真。籍贯存在争议。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感叹: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情到深处声泪俱下,她伸手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她摸的是含羞草。这一情景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最后白居易的《长恨歌》专门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从"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再到"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写尽了离合悲欢,其实贵妃本无错,只是这爱情经不起太多人羡慕。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