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上海是中国的东方明珠,知道上海的历史吗,出现过的人物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1 01:02:19    

上海简称沪又称申,相传上海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令尹黄歇的封地,黄歇是春秋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其有门客三千号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上海此地何德何能被春申君看重,看上海的地理位置东临大海有天然的晒盐场而且上海出产的海盐质量高,大家都知道盐铁两大产业自古以来都被官府垄断,可见其中利润之丰富这也是春申君看中的原因之一,还有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而此时的上海水网密布适合发展农业,上海凭借两个优越的地理位置被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看中纳为封地。


楚国令尹春申君

说到上海不得不捉一下黄埔江,黄埔江时长113公里河宽300至400米河水充足年均流量100亿立米,其发达的河流水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这里也是中国最优良的港口之一,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联通整个长江流域的所有城市,出可联系世界的各个国家是世界贸易中心和中转站


上海的优势的地理位置

在宋代时就是东南沿海地区的贸易中心,据史料记载当时这里“人烟浩穰,海舶辐辏”因此引起了当时宋朝的关注在此设立了舶提举司和榷货场,到了元代上海市场繁荣,户口聚增民物富庶据史料记载“一切解运权衡特达不与府埒”可见当时上海经济之繁荣和各地联系之密切,到了眀代据史料记载“人物之盛,财赋之伙,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江南名邑”看来王朝的更迭并不影响其发展到了新中国建立步入20世纪上海更是全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也是仅次于纽约、东京和洛杉矶的大都市经济总量为43214亿元这经济水平不愧为我中华的东方明珠


古时上海繁华闹市


今日之上海繁荣发达

上海的发展历程如此的多姿多彩那此福地也是人杰地灵呀都有那些风流人物呢古有闻明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四大公子之一,宋未元初也有一个黄道婆是纺织业方面的专家革新了纺织技艺并传播推广其中技艺而且革新了纺织工具,后被人称为布业始祖


这是黄道婆革新的工具

胡适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思想家更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领䄂之一对中国代文学及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穿西装的胡适


穿中国传统衣服的胡适

杜月笙中国近代史中影响力很大的一个人物,现在许多电影都以他为电影题材创作电影,杜月笙更是上海青龙帮的龙头在上海可以呼风唤雨也是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其本人更是创办了中汇银行对当时的上海金融业做出过突出贡献。

穿中国传统衣服的杜月笙

上海古时是是名满天下春申君的封地,近代更是成炙手可热的东方明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其从古至今繁荣富庶,多少英雄豪杰为其独特的魅力倾倒又成就了多少英雄的美名及辉煌,为上海这颗璀璨的明珠而骄傲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