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明末降臣结局如何:有人封王封侯,有人位列宰相,有人结局唏嘘

萨尔浒之战后,明臣降清之人就不断增多,而且级别越来越高,多尔衮占据京城后,基本大势已定。在明与清(后金)的前期对战中,投降级别最高的是洪承畴。松锦之战明朝大败,当时洪承畴的身份是“蓟辽总督”,全部被俘,最终洪承畴降清。网图:松锦之战后面大势已去,降清官员越来越多。我参阅《清史稿》将重要的降臣以及其后

2025-02-26 00:50:14

春申君黄歇之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春申君是楚国人,名歇,姓黄。当时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去,结果上当受骗,被秦国扣留死在那里。顷襄王即位,黄歇奉事楚顷襄王。楚怀王当时秦昭王派白起攻韩、魏,两国向秦国臣服。秦昭王又命白起同韩魏一同进攻楚国。恰巧此时黄歇出使秦国,听到此消息后便上书劝说秦昭王,通过分析当前局势及利害关系并恰到好处的恭维秦昭王,

2025-02-26 00:27:53

32岁能左右整个大明朝,61岁差点让康熙亡国,吴三桂到底多厉害?

明末狂人吴三桂大家好,我是小智!历史总是令人相似,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据可查。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造反,建立了朱姓天下,而风水轮流转,276年后,李自成起义,结束了明朝的统治。要是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这天下应该就姓李了,然而毫不意外地出意外了,李自成惹恼了吴三桂,于是原本到手的天下就这么飞了

2025-02-26 00:26:26

为什么说洪承畴投降事件是明朝崩盘的开端?明军的军魂丢了

公元1640年,崇祯皇帝朱由检采纳大学生、兵部尚书洪承畴的建议,设置五省督师,统一指挥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明军剿灭李自成的起义军,并以洪承畴为五省总督,节制上述5省所有的明军。在洪承畴的指挥下,明军像换了个人一样,战斗力飙升,连续歼灭李自成的主力部队,最终将李自成的残部合围在商洛山中。

2025-02-26 00:25:14

洪承畴那么能打仗,为何在松锦大战中一败涂地?

一、从文官到屠夫:洪承畴的崛起之路故事要从崇祯三年说起。彼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左桂、高迎祥等义军首领声势浩大,连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枭雄人物,当时也不过是些小喽啰。陕西重镇韩城被王左桂围困,手无兵权的三边总督杨鹤病急乱投医,竟将解围的重任交给了文官出身的陕西参政洪承畴。谁也没想到,这位手无缚鸡之

2025-02-26 00:14:40

有胆有识有名气的春申君,为何最终葬于小人之手

公元前238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在荆门被人刺杀、身首异处,同天春申君一族被满门抄斩。曾为楚国出生入死、位居丞相高位的春申君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受命赴秦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出生楚国,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游学拜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因为辩论功夫出众被楚王赏识重用。公元前298年

2025-02-25 00:31:55

一身傲骨的洪承畴,为什么会在孝庄皇后的劝说下投降清朝呢?

明朝末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八旗铁骑,崇祯皇帝派出了洪承畴跟吴三桂这俩顶级战将前去迎敌。可笑的是这哥俩在出征之前,信誓旦旦地跟崇祯保证不成功便成仁。决不让清军踏入关内半步,实际上这哥俩最后都投降了清朝,并且调转枪头成了摧毁明朝的急先锋。洪承畴是明朝少有的有勇有谋顶级战将,而且世受皇恩对朝廷忠心耿耿。早在李

2025-02-25 00:21:56

战国四君子之春申君之死,都因他做了狸猫换太子这事儿

历史上多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秦始皇赢政的出身之迷了,而吕不韦是商人起家,骨子里的本性就是做本小利大的生意,所以也不足为奇。如果说名列“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那个芈月传黄轩饰演的“公子世无双”的他,也做过同样的事,你是否要惊掉了下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春申君黄歇,芈月

2025-02-25 00:17:41

洪承畴:明末重臣,松山兵败投降满清沦为叛臣,最终结局如何?

在历史的长河中,洪承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是一位曾被视为明朝重臣的人物,经历了从辉煌到耻辱的16年转变,在这段时间里,他的选择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反映了一个动荡时代下普通臣子的艰难处境,我们不禁要问:在生死抉择面前,洪承畴的选择究竟是出自内心的信念,还是无奈的妥协?洪承畴的少年时代并不如意,

2025-02-25 00:16:54

楚王绿帽--揭秘四大君子之一的春申君帮楚王生儿子的内幕

春秋战国时期有著名的四大君子,分别是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这几个人在当时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个个才华出众位居要职,且皆以处事贤德、礼贤下士而出名,被世人誉为四大君子。然而,作为四大君子之一的春申君却给自己的楚王戴了一顶结结实实的大绿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春申君姓黄,

2025-02-25 00:07:26

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信阳——春秋时期中原古申国故地,故而简称“申”。而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也简称“申”,一申两地,何也?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公。春申君·黄歇黄歇(前?——前238年),生于信阳潢川,即周封之为的古黄国,后来族人遂以国为姓,黄族姓氏也就源出于此。黄歇是黄国贵族的后裔,因黄国被楚国所灭,

2025-02-24 10:28:31

洪承畴13万辽东精锐不敌皇太极,被迫投降,真相是什么?

明末民康之乱蜂起,内有农民起义困扰,外有后金入侵威胁。身居帝位的崇祯皇帝无能无谋,更是杀害了有功大臣袁崇焕。在这危急关头,明廷外戍重镇锦州被后金皇太极包围,崇祯派遣大将洪承畴率领13万精锐部队前去增援。按理说人多势众的明军定能轻松解围,但最终洪承畴竟然大败投降,锦州也失而复失。这到底是何原因?崇祯朝

2025-02-24 10:20:26

那些投降清朝的明代大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那些投降清朝的明代大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说实话,这帮人在大清的眼里那就是一个奴才,乾隆给这帮人编了本书,被称为【贰臣传】,他们被乾隆称为贰臣,乾隆的这个操作可谓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二臣的意思就是。即给明朝打过工,也也给清朝打过工,并且乾隆还给这帮人排了名次,分为甲等跟乙等,甲等是对清朝赤胆忠心

2025-02-24 10:08:01

都是明朝降臣,吴三桂封平西王,洪承畴为何才封都尉?

吴三桂等人:小公司老板入股大公司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吴三桂等人为何能够被封王。三藩中的尚可喜、耿仲明早就在清朝招牌还叫“金”的时候就加入了。其中尚可喜因为皮岛献降,自动拔除了明王朝在后金腹地的一枚钉子,使后金政权解决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进攻明朝。也因此,皇太极高兴坏了,不仅称尚可喜投降的兵马为“天助兵

2025-02-24 10:04:47

战国四公子春申君,为何被满门灭口?

这是楚国宫内发生的一件血案,几名刺客突然冲出,直接斩掉了一个男人的头颅,甚至满门灭口,他养士三千,名赫战国,却因一个错误的决定惨遭死劫,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公元前278年,强大的秦国向楚国发起进攻,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并急于向秦国求和,由于黄歇以辩才出众,一直深得楚王的赏识,于是在公元前27

2025-02-24 09:58:50

洪承畴为什么降清

明朝有很多著名将领,有一大部分几乎都投靠了清朝。著名的如吴三桂、祖大寿以及洪承畴。如果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话,洪承畴又为了什么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洪承畴是怎样的一个人吧。在明朝天启至崇祯年间,除袁崇焕以外,洪承畴亦可谓是让满清王朝非常头疼的一个人物。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人士。万

2025-02-22 01:00:38

带你了解古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洪承畴晚年事

洪承畴晚年不理政事,闭门独居。感到孤独失意。有一个同乡士绅前去拜谒洪承畴,洪承拒之门外,不肯相见。那士绅回到旅店后,无所事事,觉得非常无聊,到了晚上然听到人声喧闹,有人传呼说相国前来回拜,已经到了旅店门口了。士绅急忙趋迎上前,洪承畴已经停下轿子,走上前与士绅握手,故意亲热地说了些问寒问暖的寒暄语。说

2025-02-22 00:57:27

春申君门客里最狠的角色,楚王是他外甥,杀死春申君,终被灭族

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春申君黄歇府上有一名舍人,叫李园,是赵人。李园来楚的目的,单刀直入,就是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这个跳板,就是他的妹妹,李环。李园早打听到当今楚王妃嫔成群,却膝下无儿,若芈熊驾崩,王权只能由其兄弟继承。一朝天子一朝臣,王兄上位,自要用他的亲信,芈完当下重用的人,只能靠边儿站,是否保

2025-02-22 00:55:32

吴三桂被满门抄斩,次子侥幸逃脱,与陈圆圆隐居,现在后裔超千人

如今,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吴三桂祖籍南直隶高邮,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于辽西。 吴三桂属于官宦子弟,他的父亲吴襄是辽东总兵。明朝的辽东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总兵就是军区司令员。作为将门虎子,吴三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学会了一身武艺,让同龄人羡慕不已,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好景

2025-02-22 00:09:29

科举进士系列之:贰臣洪承畴

明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被清军围困半年之久,粮食殆尽又无援兵的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清军俘获押解盛京(今辽宁沈阳)。皇太极不断派人游说洪承畴投降清廷。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为试探洪承畴誓死不降的决心,皇太极派出了吏部尚书、汉人范文程前去劝降。洪承畴见到范文程怒骂不止,范文程则笑脸相迎,绝口不提招降

2025-02-22 00:04:05

史海钩沉——战国四公子之春申君

战国四公子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和齐国孟尝君(田文)。春申君近期,一座古墓的考古发掘,把楚考烈王、春申君推到人们的面前。楚考烈王(前290年-前238年),姓芈名完,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太子,前262年-前238年在位。春申君黄歇是四公子中惟一的非

2025-02-21 00:26:18

松山之战,为什么洪承畴作为一代名将,表现的畏首畏尾,大失水准

松山之战,为什么洪承畴作为一代名将,表现的畏首畏尾,大失水准松山血战:崇祯皇帝的困局与明朝的终局明崇祯十七年,松山城破,一代名将洪承畴降清,十余万明军精锐灰飞烟灭。这场惨烈的败仗,不仅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也成为后世史家反复探讨的经典案例。洪承畴,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南方乱局,为何在松山之战中却显

2025-02-21 00:24:47

博学多才的春申君黄歇,为什么会死于大舅子之手?|读战国(70)

春申君黄歇“春申君,楚王一病不起,楚国大乱在即,您可千万千万要小心!”前238年,楚考烈王熊完病重,楚国令尹(即国相)春申君黄歇忙前忙后,操持国事。就在这时,一位名叫朱英的门客给他郑重提醒。“哦。小心什么?”“李园。他可能要杀您。”门客朱英“李园?我的门客?”春申君笑道,“你可别说了。我了解李园,他

2025-02-21 00:22:04

被誉为“开清第一功”的谋士洪承畴,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纵观各路传奇人物称帝立业的故事,如果究起成功的原因,除了自身的雄才大略,更重要的是身边各路人才济济,其中的谋士便是重中之重,虽然他们不用亲自征战沙场,但是他们的作用很多时候比武将更重要,谋士制定的谋略甚至能决定最后的结局,那么被誉为“开清第一功”的谋士洪承畴,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2025-02-21 00:06:22

贰臣传—大清“少师”洪承畴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开始修编贰臣传,可是没有想到大清少师,谥文襄的洪承畴赫然在列,这一下彻底把洪承畴定在了汉奸的耻辱柱上面。 洪承畴年少聪明,据说,八岁那年,洪承畴外公傅员外去世,母亲带他前去送殡。主持丧事的人问他们有无祭文,母亲摇头,他却张口说有。进入灵堂,他向外公灵位恭敬地跪拜

2025-02-21 00:00:57

历史上的春申君,和电视里完全不一样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都是其国诸侯王的弟弟,他们的爵位、封地基本都是一出生就有的,不用靠自己去争取,只有春申君黄歇是个例外,爵位封地不是靠投胎,而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挣来的。黄歇出身不高,他之所以姓黄,是因为其祖上是黄国人,黄国本是楚国的属国,但早在黄歇出生前300多年,就已为楚国所灭了。所

2025-02-20 01:16:56

春申君英明一世,最后结局如何?

春申君叫做黄歇,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曾经赵国的平原君派使臣访问楚国,春申君安排他们在上等宾馆住宿。不过这些赵国人自认是中原大国来的,想显摆一下赵国的富裕,就打扮得非常富贵,头上插着玳瑁簪子,刀剑鞘上都是珍珠。打扮好了当然不是跟春申君比的,那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们作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那么最好的炫耀

2025-02-20 01:15:41

辩才堪比苏秦张仪的战国公子——春申君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王派白起在华阳战败了韩、魏两国联军,捕获了魏国将领芒卯,韩、魏两国向秦国臣服。于是,秦昭王准备派白起汇合韩、魏两国军队,一起攻打楚国。这时,一位到咸阳的外国使臣写了一张奏疏,劝谏秦王不要出兵。天下莫彊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

2025-02-20 01:06:44

春申君黄歇有三千多门客,又是楚相,为何头颅被人割下扔在街上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最突出的才能就是与人辩论,因此而得到楚顷襄王的赏识,曾作为使者出使秦国并与其议和,黄歇成功说服秦昭襄王让秦楚两国结盟,当他再次出使秦国时,与楚国太子熊完一起被秦国扣押。黄歇的人生因为这次扣押而走上巅峰,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黄歇想让公子熊完回国继位为王,但是秦国

2025-02-20 00:14:33

袁崇焕与洪承畴:令乾隆帝为难的仇敌与功臣

袁崇焕和洪承畴都是明末时期的重要人物。这两个人都曾被崇祯皇帝倚为柱石,但在明清易代这个时期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袁崇焕一心忠于明朝,但被崇祯帝千刀万剐;洪承畴最后选择辅佐清朝,为清朝奉献了一生。从这两个人的经历来看,两个人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首先,两人都有着杰出的才干,袁崇焕在辽东抵抗女真,洪承畴在陕

2025-02-20 00:12:5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