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千古明君有很多,康熙是其中之一,那么大家眼中的康熙是怎么一个人? 毛泽东曾经意气风发地点评过几位皇帝:“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历史上的皇帝,要么着重武功,如成吉思汗般金戈铁马,征战沙场好大喜功。要么沉迷文治,如赵佶、李煜者皆以
2025-02-01 00:41:56前言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1690-1697年)七年间,清王朝与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进行一系列的战争。期间,康熙帝曾经三次率部亲征,也就是俗称的康熙帝平准战争。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亲征噶尔丹准噶尔部和喀尔喀部都是蒙古的分支。清初,准尔部日渐强大,其首领尔丹的野心也日渐膨胀:而喀尔喀却分为三部
2025-02-01 00:36:01《石头记》第九回至第十三回,映射1722年十一月初九日至十三日。1722年十一月初七日,康熙帝偶感风寒,养病畅春园。并下旨:初十日至十五日,杜绝一切奏章,潜心修养。初九日,康熙又命皇四子胤禛,代替自己去天坛斋戒,准备十五日(冬至)的祭祀大典。期间,胤禛多次违反禁令,探病康熙,并进“独参汤”。十三日凌
2025-02-01 00:27:56一、康熙的养母康乾盛世无人不晓,台湾收复郑氏之后国人守卫,黑龙江抗击沙俄,都是在康熙的领导下。如此丰功伟绩的皇帝,听说生母早逝,养母将他养大。据记载,康熙生母是佟佳氏,就是孝康章皇后,他比皇上小两岁,15岁诞下龙子,便是玄烨。很多人传言康熙生母是董鄂妃。而董鄂妃曾有过一个儿子,皇上非常喜欢,可惜被
2025-02-01 00:26:35图片来源于网络01齐国孟尝君(田文),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受封薛地(今山东滕州东南),齐湣王即位后 以“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为借口罢黜其相位。孟尝君在冯谖的陪同下回到了他的封地薛国,受到薛国百姓的热烈拥护,国人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孟尝君见此情景十分感动,不无感慨地对冯谖说:这都是先生您为我买下的
2025-02-01 00:20:53康熙皇帝一生好学,精通天文、地理,甚至亲自接触来自西方的先进科技,俨然是一位“科学迷”。在他统治的六十余年里,不仅招揽西方传教士,还设立了天文台,改革历法,将许多西方科技融入宫廷。尽管康熙深谙科技的力量,中国却未能因此踏上近代化的征途。是何原因让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未能将西方技术转化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动
2025-01-31 01:09:07首先,清廷对近代科技并不是“始终停留在感知层面”,也曾积极学习、引进。特别是有“科学家皇帝”之称的康熙,曾学习数学、物理学、医学、测量学、人体解剖学、逻辑学、铸炮术等,甚至还懂一点拉丁语,传教士称赞他“知识的渊博几乎超过常人所能达到的程度”。康熙主编了《数理精蕴》《历象考成》,并主持测绘《皇舆全览图
2025-01-31 00:52:34在很多历史演义或者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有被冠以“小孟尝”或“盖孟尝”之名的人,而此人也必是广交天下朋友的一方豪杰之士。如《隋唐演义》中的秦琼秦叔宝、《水浒传》中的柴进柴大官人,以及金庸著作《碧血剑》中的孟伯飞孟老爷子,都是当时名彻南北的英雄。每一名流落的江湖客,只要听到附近有人以此名号相称,都会禁不住
2025-01-31 00:24:48康熙皇帝,是中国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一位令人景仰的伟大帝王。他统治了中国长达61年,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睿智、勤政的君主。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统治才能、忍耐力和批判精神,铸就了一个繁荣、强大的帝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康熙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康熙在年仅六岁时
2025-01-31 00:13:22孟尝君田文倾家产来奉养数千食客,深得东周士人之人。然而,孟尝君奉养食客并非单纯地想沽名钓誉,而是想为自己、为齐国赢来更大的利益。孟尝君时代,除秦国一枝独秀以外,战国其他诸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大挫折,连齐国也不例外。秦国一家独大,不出意外就成了山东诸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合纵抗秦的呼声在崤山以东也越来
2025-01-31 00:09:29公元前284年的一天,最有希望成为中原霸主的齐湣王死在了楚国军营里。齐湣王一心想着中兴,欲吞下宋国后称霸中原,却在诸候中犯了众怒,被五国联军轻而易举地攻破了齐国都城。随后齐湣王在出逃中被楚军所俘,受酷刑而死。当然一时误操作还不至于丢了性命。齐湣王之死,离不开公知孟尝君的推波助澜。孟尝君是地地道道的齐
2025-01-30 01:02:49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初出茅庐孟尝君名叫田文,打生下来身为国相的老爷子就不喜欢,因为他是小妾生的,出生在五月初五,当时风俗,这天出生地男孩对其父不利,若是女儿,对母亲不利。田文长大后,对他父亲说,出生是天意,难道要忤逆天意吗?他的父亲不在说什么,后来他又对父亲说,你积聚财富,s手下仆人都有吃不完的肉食
2025-01-30 00:57:51首先,题目中的提法,是不太准确的。是的,齐国公子孟尝君的确以养士而著名。甚至到了后世的世侠小说里,“慷慨仗义,济人解困”的少年就被冠以“玉面孟尝”的外号。也的确,孟尝君绝嗣没有后代。他有儿子,而且是好几个,可能也有孙子,但是都被杀了。但是说孟尝君“被灭族”,还是不准确的。让我们从头来了解。孟尝君,名
2025-01-30 00:57:19康熙帝,这位清朝历史上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于1722年去世,享年68岁。他的死因至今仍然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围绕着他的死亡,流传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和传闻。官方记载称他因自然原因去世,但在历史与野史的交织中,关于他死亡的真相却引发了无数猜测。官方记载与野史传闻根据正史的记载,康熙帝的死因被归结为自然死
2025-01-30 00:31:07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最后怎么样了?谁最实至名归?战国四杰背后的真相在战国时代,“养士”成了一门新兴行业,无数风云人物也由此诞生。其中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和春申君被认为是养士高手,号称“战国四杰”。但你知道吗,这“四杰”其实和我们想象中的有很大出入噢。首先来说说“牛B大王”孟
2025-01-30 00:06:47早年传奇:神童的崛起康熙帝出生于1654年,年幼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传说他在五岁时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因而被称为“神童”。然而,康熙的早年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年仅八岁时,他的父亲顺治帝去世,康熙登基成为皇帝,但实际上权力却被权臣鳌拜所掌控。年幼的他在权臣的阴影下,表面上是皇帝,内心却充满了无奈与压
2025-01-29 01:03:09胸怀宽广,不计前嫌,吸引人才,成就狡兔三窟的典故齐王忌惮孟尝君的权势过大,想方设法免去了他的官职。一时间,田文家门前从车水马龙变成了门可罗雀。许多食客看到孟尝君大势已去,纷纷找理由辞职。唯有冯谖依然抱着长剑陪他左右、不离不弃。冯谖看到孟尝君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于是,他跑到孟尝君面前说道:“大人,我有
2025-01-29 00:49:22在战国时代,涌现出很多的豪杰名仕,这其中有影响中国百年的思想家,有以改革而闻名的政治家,有以兵法而流传后世的军事家,其中战国四公子,在当时的社会中倍受推崇影响力甚至比一国之君还要大。孟尝君战国时代的齐国人,小说隋唐演义描写书胆秦琼“交友似孟尝,孝母似专诸”对孟尝君的评价可谓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历
2025-01-29 00:42:12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曹家曾经显赫一时,康熙6次南巡,有4次都是由曹家负责接待。但是因为频繁地接待,让曹家落下了很大的亏空,结果曹家最终家道中落。以康熙的智慧,他不会不知道自己南巡是个非常烧钱的事,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多次南巡呢?这还要从一条河说起。公元前486年,把越王勾践打的卧薪尝胆的吴王夫差,决定北
2025-01-29 00:36:35帝王档案姓名: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在位:1661—1722享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陵寝:景陵(清东陵)子女:35子,16女皇后:赫舍里氏继位人:胤禛(雍正)青史语录“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
2025-01-29 00:30:56战国时期,王侯贵族间兴起一股养士的风气。当时国君如魏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髠、孟柯皆至梁。”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千人”。各国的国王、贵族争相养士,企求得到助力而达到某种政治
2025-01-28 00:26:46康熙帝出生于1654年,名叫爱新觉罗·玄烨,年纪轻轻就坐上了皇位,真是“皇帝的皇帝”。不过,八岁的小家伙可不是一帆风顺,权臣鳌拜当时把持朝政,康熙只能在一旁看戏。可别小看这小皇帝,他可不甘心当“傀儡”,经过几年的精心布局,终于在1669年把鳌拜给“请出局”了,真是“年轻有为”!康熙上位后,面临着国家
2025-01-28 00:13:35据《孟尝君列传》所载:孟尝君在途径赵国时,曾被赵人嘲笑身材矮小,于是孟尝君的门客就屠杀了赵国的一个县。图为后世想象中的孟尝君形象。从头身比例来看,雕塑的设计者可能参考了其身材相对较矮的特点——当然,这里的“矮”参考的是现代山东省的常见身高。就列传的原文来看,当时赵廷就这一事件未作出任何表态,结合其他
2025-01-28 00:13:24名列“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齐威王的孙子,同时又是赵国的皇室成员之一。他的家里募集了食客三千,食客们各有其能,皆甘愿为孟尝君所驱使和利用。因而,特立独行的孟尝君在战国时期收获到的往往皆是正面评价。但当我们通读史籍,便会惊讶地发现,战国时代结束后,各朝各代的史学家们大多
2025-01-28 00:10:12今日与大家一同聊聊战国四大公子之齐国的孟尝君。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号孟尝君。孟尝君出身齐国贵族,爷爷是齐威王,伯父是齐宣王,父亲靖郭君田婴曾是齐国的相国,在位的齐闵王和他是堂兄弟,个人封地在薛,所以孟尝君又被称为薛公。是一个十足的超级官二代、富二代。田文生于五月五日,父亲田婴认为“五月五日为凶
2025-01-28 00:05:35大约在齐湣王初年,孟尝君田文被逐出齐国政坛,多亏冯谖的“狡兔三窟”之计,孟尝君得以返回。谭拾子在国境迎接他。谭拾子对孟尝君说:“您是不是对齐国的士大夫有所怨恨呢?” 孟尝君说:“是的。”谭拾子说:“把他们杀了,符合您心愿了吗?” 孟尝君说:“对的。”“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当初齐湣王对孟尝君说完
2025-01-27 01:25:39秦始皇嬴政:开创大一统时代的雄才大略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皇帝。他的丰功伟绩包括:统一文字、度量衡,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修建万里长城,开创了中国防御工事的先河建立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统一货币,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发展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格局影响
2025-01-27 00:58:44在战国时期、出现过四个风云人物、他们出身尊贵声名远扬.甚至超过了自家的国君,但是却无一善终.他们最耳熟能详的事迹就在小学初中的课文中。今天要说的是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之孟偿君要说孟偿君得先说他老爹田婴.这田婴是当时齐国国君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标准的皇亲国戚主角模板。 田婴身为国君的弟弟.有四十多个儿子也
2025-01-27 00:36:39战国四大公子,纷纷养士,力求于乱世中显达,做一番事业。齐国的孟尝君最先出名,但名气大则大矣,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最低。荀子在《臣道》中骂他是:“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篡臣,篡夺之臣,不是一个好词。孟尝君田文怎么会落得如此一个评价?他的祖父是一代霸主齐威王,父亲靖郭君田婴曾
2025-01-27 00:13:35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称,但因为门客中有“鸡鸣狗盗”之徒,往往被人诟病。司马光说他接纳人才“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孟尝君的一生曾经出任秦相、齐相、也曾经在公元前298年,率领齐、韩、魏三国之兵,攻入秦国的
2025-01-27 00:04:0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