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品行乱臣贼子州吁 春秋时期的卫国,是周王室的近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的后代。到鲁隐公三年(公元前220年)时,卫国执政的国君是卫庄公,他娶了齐国世子得臣的妹妹庄姜为夫人。庄姜非常美丽动人,可是却没有儿子,卫国人真为她遗憾,就专门赋诗《硕人》,表示对庄姜的怜悯之情。 后来卫庄公又娶了陈国的厉始为妻,
2024-11-24 10:46:26导语:楚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熊恽即位为楚成王,在他的统治下楚国吞并江汉流域的许多小国,成为南方大国。后来,楚穆公即位,进一步吞并南方小国,并把势力向中原地区延伸。穆公因是害死父亲之后即位的,所以他在位期间,楚国内部分裂严重。楚穆公去世以后,楚庄王即位。他是春秋时期继齐桓公和晋文公之后的一位新霸主。楚
2024-11-24 10:31:27石碏【这个字念que】生年不详、卒年也不详。这个一般战国时期的都不详。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卫庄公娶了个媳妇,是齐国太子的妹妹,名叫庄姜,也算是皇宫贵族。话说这个庄姜长得很漂亮,说美到什么程度呢,卫国人给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众所周知,漂亮的妻子一般生不出孩子。不出所料,就是生不出孩子。但是卫
2024-11-24 10:16:14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
2024-11-24 10:01:20北宋,这个享国167年,共有9位皇帝的王朝,任何一位皇帝的寿命也没有超过60岁。这是为什么?今天由小编一一道来,不喜勿喷!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
2024-11-24 09:46:35今天讲讲“大义灭亲”的典故。故事发生在春秋早期的卫国。图片来自于网络当时卫国君主卫庄公有三个儿子,老大是太子卫完,老幺是公子州吁。卫完虽然是太子,但并不太受卫庄公的喜爱,反倒是公子州吁深受卫庄公的溺爱。州吁仗着受卫庄公的宠爱,在卫国内肆意横行,做事傲娇,而且私养甲士。卫国大夫石碏觉得长期以往必然会酿
2024-11-24 09:31:30卫庄公有三个几子,长子仁义,次子知礼,只有小儿子州吁为人骄纵。州吁是庄公的爱妾所生,所以庄公十分溺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卫国的大夫石碏为人正直,看不惯州吁的所作所为,经常劝说庄公管教其子。庄公不听。石碏有一个儿子叫石厚,从小就和州吁混在一起,为所欲为,经常做坏事。石碏知道后,便严厉地责骂他,
2024-11-23 11:00:10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为什么石碏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呢?今天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一下《左传》之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卫国人特地为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庄姜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一子孝伯,可惜孝伯又夭
2024-11-23 10:45:31历史上的陆游,是个非常长寿的诗人,85岁!可你别以为他生活顺遂才如此长寿,他的一生,非常不得意!心有所爱,却不能长相守,又被迫娶了别人;胸怀壮志,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门,看看陆游漫长却悲哀的生平。陆游这长寿的一生,很是悲催。但简单来说,基本用三首诗就可以概括
2024-11-23 10:31:26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再读陆游这首词最早见于语文课本,当时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究竟是何志未酬呢?当时老师大抵是讲过的,但是记忆已模糊不清了。再次翻看这首词已是相隔数十年了。在了解过南宋历史之后,似乎可以感受到陆游当时的心情了。坎坷的应试之路陆游
2024-11-23 09:17:40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五霸,个个都是称霸一方的存在,其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群雄争霸的战乱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却三年不理朝政,日日笙歌,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绝对的实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么楚庄王是如何完成逆袭的呢?蓄势待发楚庄王作为楚穆王的儿子,在楚穆王离世后,楚庄王继承父业成为
2024-11-23 09:02:40[在一次宴会上,楚庄王命令他所宠爱的美人给群臣和式士们敬酒。傍晚时分,一阵狂风把灯烛吹灭了,大厅里一片漆黑,黑暗中不知是谁用手拽住了美人的衣袖。美人急中生智把那人系帽子的带子扯断,然后来到楚庄王的身边,向他哭诉了被人调戏的经过,并说那个人的帽带被扯断,只要点上灯烛就可以查出此人是谁。楚庄王安慰了美人
2024-11-23 08:47:48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一只很奇怪的鸟,三年不鸣不飞,只知道沉湎于凡鸟类的生活。人们看到这只鸟都觉得很奇怪——是鸟总是要飞的,为什么它总是、这么缄默呢?于是便有大臣上奏君王,皇帝听了十分感动,便说:“此鸟不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来历。而这个“不飞不鸣”以至于“一鸣惊人”
2024-11-23 08:33:01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孔子孔子赞美楚庄王的德行,楚庄王真可谓贤德!轻视千乘之国而看重一句有益之言。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叙了楚庄王多例仁义之举,明显有别于他先祖随意征伐,还耍流氓说道“我蛮夷也”。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被称为“春秋五霸”。其中宋襄公以“仁义”著称列于五霸
2024-11-23 08:18:24石碏是春秋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著名的成语“大义灭亲”的典故就来自于他的故事。他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交好,并且共同谋划弑杀了卫桓公篡位自立。由于州吁得位不正,所以卫国政局不稳,于是石厚向自己的父亲石碏请教对策。石碏却趁机下了一个套,把公子州吁和自己的儿子石厚骗到了陈国去,然后请求陈国国君拿下了这对篡
2024-11-23 08:03:04公元前719年鲁隐公四年,卫国公子州吁纠集党徒袭杀了卫国国君卫桓公姬完,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虽然进入春秋时期之后,屡屡发生弑杀国君上位的事件,但在春秋早期篡位者自身的威望要足够高,可以得到精英集团的信任,否则只能等着被人赶下去。虽说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了,但还没彻底崩坏,如果吃相过于难看,也会有人来
2024-11-22 10:32:57陆游,这可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超级大明星!他的一生,那叫一个丰富多彩,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咱们先来说说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陆游写诗那可是一绝,堪称“写诗狂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留存下来的就有九千多首!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一部诗歌的百科全书啊!他的诗题材广泛,啥都能写。有爱国情怀满满的,像“王师
2024-11-22 10:17:31卫国庄公有一个儿子名叫州吁,是庄公的小妾所生,州吁长大后,爱好军事,卫庄公便派他去做军队的将领。上卿石碏(que)听说后便劝谏卫庄公说:“骄奢淫逸,这四种恶习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而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给孩子的宠爱太过。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的人,是很少见的。您如果喜欢自己的儿子
2024-11-22 10:03:16提到陆游,很多人会想到“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的标签。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人说陆游是个“渣男”。说他“渣”,是他与前妻唐婉既已分手6年,在沈园偶遇,竟不顾唐婉已有新夫君、新家庭,挥笔在沈园墙上提下《钗头凤·红酥手》,诉说曾经的痴恋、现在的愁苦。唐婉看到这首词后,忧伤郁积于心。4年后,她又来到沈园,
2024-11-22 09:48:41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39-997年,庙号“太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他的统治时期从公元976年到公元997年,这段时期对大宋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过作为皇帝赵光义却是充满争议。赵光义的早年生涯赵光义,原名赵匡义,是后来为了避讳皇帝赵匡胤的名字而改的。其与赵匡胤是在后周时期投
2024-11-22 09:33:07成语大义灭亲源于《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期,州吁杀哥哥卫桓公自立为王。大夫石碏痛恨州吁杀国王并篡权的行径,被州吁劝退告老回乡。同时,为告慰石碏,封石碏儿子石厚接替父亲石碏之职。石厚上任后,成为州吁亲信。为此,石碏认为儿子是在助纣为虐,设计将州吁与儿子石厚抓捕并一同处死。后来,人们就把石碏杀儿子石厚
2024-11-22 09:18:56大家都知道,谚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与一个典故有关,出自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一则故事。可历史惊人地相似,齐威王也说过同样的话,恐怕大家就不一定知晓了吧。司马迁《史记》中《楚世家》记载,楚庄王继位三年,每天只顾寻欢作乐,从未发布过任何注册法令,楚国的大臣三番五次的觐见劝导楚庄王,最后终于把楚庄王惹怒了,
2024-11-22 09:03:47正月十五闹花灯,京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群摩肩接踵穿梭欢笑。宋太宗在城楼大宴群臣,俯视万家灯火国泰民安盛景,志得意满对群臣道:“五代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上天灾星频现,地下水火频发,天下人都认为不可能出现太平盛世。但是,朕即位后夙兴夜寐,勤政为民,才使风调雨顺,出现如此繁盛的太平景象。可
2024-11-22 08:47:56公子州吁,我们也不妨称呼他为“公子”,因为他是卫庄公的儿子,在春秋体例当中,现任国君之子就叫作公子,现任国君之孙就叫作公孙。但州吁同时又是“嬖人之子”,“嬖”字从辛,辛者刃也,其本意应该是奴隶之属。春秋时期“嬖”的含义已经不是奴隶了,《中华大字典》中有一条解释很切合,所谓“卑贱婢妾媚以色事人得幸者”
2024-11-22 08:33:22春秋时期,卫国的卫庄公娶了齐庄公的女儿,名叫庄姜,庄姜长的十分漂亮,却没有生育子女。卫庄公又娶了陈国的女子,名叫厉妫。妹妹戴妫,作为陪嫁也到了卫国。姐姐生了孝伯,早早的夭折死了。妹妹生了卫桓公,庄姜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卫庄公有一个宠妃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公子州吁,很受卫庄公的宠爱。州吁从小就喜欢
2024-11-22 08:18:09问鼎中原,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争霸天下。读金庸先生的《鹿鼎记》,这个书名就一目了然地讲出了这本书的内容——满清逐鹿中原,问鼎中原的故事。那为什么“问鼎中原”就是争霸天下呢?先说鼎。这里的“鼎”,是指中国传说中的九鼎。相传,九鼎是大禹用九州所贡的铜所铸。每州铸一只,九州就有九只。鼎上雕刻着九州万物,汇九
2024-11-22 08:03:07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史记》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司马迁来形容战国时期齐威王的。不过,实际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一开始是用来形容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君主都上演了“一鸣惊人”的故事
2024-11-21 10:33:03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沉迷女色,不顾朝政,忠臣都担心楚国的安危,但是楚庄王又明确规定不允许大臣劝谏,否则斩首示众,所以任由楚庄王荒淫作乐,也不敢去劝谏。唯独大臣伍举,他以巧妙的方式询问楚庄王,并从中暗示楚庄王,从而给楚庄王一个提
2024-11-21 10:18:2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