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建国之初是一个十分弱小的国家。就连开国君主祭祀祖先用的牛,也是从别的国家偷的。但经历数百年发展,在春秋乱世开启后,数代帝王开疆拓土。直到楚庄王时期,终于问鼎中原。那他究竟做了什么,会让后世把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呢?楚庄王楚庄王本名叫熊旅。由于他的父亲楚穆王去世得比较早,所以他不到二十岁就继位
2024-11-04 08:16:42现在对于春秋五霸有好几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与楚庄王无论哪种说法都在五霸之列,在五霸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楚庄王。但问题在于楚庄王是的父亲是篡位登基,而且还是第一位篡位登基的,换言之,如果不的楚庄王的父亲商臣弑父夺位,就没有楚庄王的事了。楚国不是周文王受封之列,直到周成王时,周公旦因故奔楚
2024-11-04 08:02:44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的第九位国君。从公元前660年秦穆公继位到公元前621年秦穆公逝世,秦穆公共在位39年,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广纳贤士,体恤民众,西伐西戎,开地千里,东平晋乱,逐鹿中原。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打好了基础,赢得春秋五霸的称号。一、内政方面的体察民意和善用人才:
2024-11-03 10:31:44秦国为了向东扩张,一代英主秦穆公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网罗人才。如果没有王佐之才,穆公知道自己不可能完成东扩大业。那么秦穆公网罗到的人才了吗?又是怎样网罗到人才的呢?这得先从一个我们熟悉的“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典故说起。在秦穆公5年,当时晋国向虞国借路去征伐虢国。但是晋国和虢国之间就隔着一个虞
2024-11-03 10:16:56前言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叛逆”的一位,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和秦穆公等四位前辈无论怎么作、怎么斗,都是以“尊王攘夷”为政治纲领,他们想揍谁,一定要打着周天子的名义,以接受周天子的青睐和赏赐为荣。可是楚庄王就不“惯病”,不仅不尊重天子,还带领大军问鼎中原,对周天子逼宫,并展开十几年的
2024-11-03 10:01:48说起春秋五霸,只要学过历史,就不会陌生,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有没有一种感觉,楚庄王就像混进“春秋五霸”里的一个赝品一样,又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人家都是“公”(虽然,实际上只有一个宋襄公是公爵),就他是“王”,非常突兀。但是,有件事我们得知道,在那个时代,“王”这个称号
2024-11-03 09:46:43说起来秦国丞相,大家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来商鞅、李斯,而百里奚却不为人所熟知。《李斯列传》开篇即黑,司马迁春秋笔法运用巧妙,“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借用李斯的口吻,对“厕中鼠”和“仓中鼠”的不同境遇而感慨:人生也如鼠,有没有出息主要是看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司马迁微言大义,
2024-11-03 09:32:11秦穆公是秦国著名的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大力引进人才,使得秦国发展强大,多次帮助晋国拥立新君,救助晋国的饥荒。扫荡西方戎人部落十多个,保护中原华夏民族免受戎的侵扰,被周天子封为西方诸侯之伯(就是西边诸侯国的大哥的意思)。如此功名赫赫的他,年轻时却有一个梦想,就是带领秦国向中原发展,企图
2024-11-03 09:17:00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到虞国来,送上厚礼,要求借道攻打虢国。虞公贪得重贿,满口答应。宫之奇急忙谏阻说:“虞、虢贴邻,订有盟约,就象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俗语说:'唇亡齿寒’。虢国被灭,虞国势将不保。主公千万不能应许!’虞公不以为然,他说宁可失一小国,不愿得罪大国。宫之奇还想当
2024-11-03 09:01:52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古代皇帝虽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也身处江湖之中。皇帝身处的江湖比普通人更为复杂,在他的身边可能有人包藏祸心,也可能有人心怀叵测,更可能有人伺机反叛,所以皇帝是站在至高点,却也是站在悬崖边,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推下深渊,万劫不复。刚刚即位的国君,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为他根本分不清
2024-11-03 08:46:42在八个版本的“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全部入选。而楚庄王入选了六个版本,仅次于齐桓公和晋文公。要说楚庄王的功业足以与齐桓公、晋文公相提并论,但楚庄王的霸主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官宣承认。楚庄王的霸主名号甚至都是在楚庄王去世后被儿子楚共王追认的。本鬼在前文《为什么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是铁打不动的位列“春秋
2024-11-03 08:31:56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超级大国,无论在人口上还是在战力上都属于巅峰的行列,早期的楚国因为长期在汉水活动,被中原排斥并称他们为“蛮夷”,直到楚庄王执政之后这种现象才有所好转。楚庄王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楚国的巅峰时期,春秋五霸中楚国称霸就是在楚庄王时期,关于楚庄王是何如让楚国强大起来有很多种说法,就是楚庄
2024-11-03 08:16:47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他的姓氏为芈,他的父亲是楚穆王,名字有旅、侣、吕等不同说法。他在位长达23年,是当时春秋时期五霸之一。在邲之战中,他率领楚国军队大败晋国,更加名垂青史。据说,他还曾骑马渡过黄河,以此象征他的雄心壮志和扩张野心,想要成为真正的中原霸主。楚庄王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024-11-03 08:02:03前言秦与晋国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春秋时期,晋国曾经发生过多次内乱,而秦穆公则是晋国内乱中唯一的胜利者,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两个国家会发生关系呢?其实在春秋时期,秦与晋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在春秋时期有很多次战争。当时的晋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之一,在当时的世界上有着非常强的势力。当时晋国内部出现
2024-11-02 10:32:08纵观“春秋五霸”的崛起,个个均由贤相辅佐。例如管仲、鲍叔牙辅佐齐桓公,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辅佐晋文公,子鱼辅佐宋襄公,孙叔敖辅佐楚庄王。那么,秦穆公的辅相是谁?又有何突出贡献?看看《史记》中是如何记载的……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
2024-11-02 10:17:00在春秋与战国时期,始终是军事与经济大国的只有秦国与楚国,当然如果晋国不分裂也应该算一个,可问题在于秦国与楚国在中原诸侯国里都属于“蛮夷”之辈,你可以强大,你可以当霸主,我也可以屈从于你,但让我让你承认你是不可能的,中原诸侯国是从骨子里看不起秦楚两国,原因就在于这两国出身太低,人家无论干什么都不带秦楚
2024-11-02 10:02:01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也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百里奚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尤其对治国理政有着浓厚的兴趣。成年后,他游历各国,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但一直未能如愿。 后来,百
2024-11-02 09:47:12春秋时期,一个小小的西北边陲诸侯国家----秦国,其君主秦穆公颇有些与众不同。作为当时实力并不强大的小国,秦穆公却对称霸中原虎视眈眈,可谓志存高远。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先是与强大的晋国结亲,希望借此机会攀高枝,名副其实成为中原霸主。谁曾想,这看似"秦晋之好"的联盟,却让秦穆公一路被晋国忽悠,吃尽了亏
2024-11-02 09:32:06秦孝公大家都知道,是秦国统一了六国从而使华夏大地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可是这真的只是始皇赢政的功劳吗?秦始皇嬴政当然不是。在秦国一统华夏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数不胜数,国君有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还有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人臣有百里奚、商鞅,范雎、李斯等武将有白起、蒙氏家族,王氏家族等等那这些人中,谁
2024-11-02 09:17:08秦穆公一心想让秦国强大起来,所以他非常重视人才。秦国的地理位置算不得好,一面要提防晋国,一面又苦于西戎的骚扰。所以秦国的实力一直算不上强劲。到了秦穆公,为了地位的稳固,秦穆公开始了东征西战。而他广纳贤才的策略也让秦国的发展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晋国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国国君和大夫百里奚。百里奚是一个奇才
2024-11-02 09:02:15说说第三位霸主为什么是楚国,楚国崛起有哪些因素不可或缺呢?地理位置优越:楚国位于长江中游和汉江中上游之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扩张。强大的军事力量:楚国采取了以重装步兵为主力的军事制度,士兵素质高,战斗力强,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优秀的统治者:楚国历代的国君多才多艺,有很强的政治智慧和组织能力
2024-11-02 08:47:41要知道,秦国自秦穆公死后,就像受到诅咒一样。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原文明中毫无存在感,仿佛像空气一样。整个国家文化匮乏,人才稀缺,甚至连历史记录都寥寥无几。曾经横扫西戎,大败楚国,抗衡晋国的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历史的车轮为秦国关上大门,这一关就是长达两百多年。可就是这个在中原诸侯国心中早已边
2024-11-02 08:31:52中国历史上,秦穆公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国君,他的政绩和对西戎的称霸让他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秦穆公称霸西戎的经历不仅是一段壮丽的历史,也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坚韧不拔的决心秦穆公称霸西戎的过程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决心。尽管面临着艰难险阻和强大的对手,他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一决心激励着他的军队
2024-11-02 08:17:30战国时,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飙升,屡次击败各大诸侯国,因此秦国声威大震,被中原诸国称之为虎狼之国,还将秦军称之为虎狼之师。但事实上,从秦国创建一直到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由于地处西陲,处在中原与西戎交界地带,被中原视为蛮夷之国,因此在中原各诸侯国中的存在感极低。秦国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让中原各大诸侯国感到
2024-11-02 08:03:48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秦穆公。在说这个响当当的秦国人物之前,咱们先说一下秦国由来。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
2024-11-01 10:32:01在贾谊的《过秦论》中写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有雍州之地…商君佐之。为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的秦孝公在即位之时天下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让孝公选择变法图强?又是什么让法家大才商鞅决心辅佐孝公变法强秦?战国时期秦国位于中原西陲,常常被其他诸侯国当成戎狄异族。由于秦国内部统治阶级的内斗使得
2024-11-01 10:17:06在春秋时期,称霸西戎的秦穆公,可以说是秦国统一六国前最出色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他治国有方,不仅体现在对国家的内外管理上,也体现在对人才的慧眼识珠和知人善任上。像历史上,我们熟知的著名人物百里奚,蹇叔,由余,就是得秦穆公破格提拔的结果。这三人,虽然出身低下,但不妨碍得秦穆公的赏识和重用,士为知己
2024-11-01 10:02:15秦穆公姓嬴,名任好,谥号穆,在位39年,为秦国历史上第九位国君,也是雍城为都期间第四位国君,秦始皇第十八代先祖。秦穆公即位后,锐意进取,力图使秦国与中原各国平起平坐,甚至有朝一日成为诸侯会盟的盟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推行富国强兵之策,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秦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有了
2024-11-01 09:46:55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也是史上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39年(前659年-前621年),期间任用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和公孙枝等贤臣,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西方戎族的国家,开地千里,被周襄王封为西方诸侯之伯,称霸西戎。秦穆公是一个有远见、有才能、有胆识、有魄力的君主。
2024-11-01 09:32:19“汉奸”这个词,指的是通敌卖国的中国人。当然,这个词是在汉朝之后才有的,因为有了汉朝才有汉人。汉朝之前,中原各国统称“华夏”。那么,在汉朝之前,有没有通敌卖国之人呢?当然是有的。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汉奸”这个词而已。而我们熟悉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在称霸西戎的时候,就是依靠了这么一个“汉奸”。更有意
2024-11-01 09:17:16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