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读功臣之心,灭其戾气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尉迟恭曾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江山板荡,尉迟恭见有机可乘,遂投锤从戎,报名参军,随官兵参与讨伐各地暴乱。打铁练就的膂力,再加敢于玩命,尉迟恭一路升迁,两年后就从一个新兵蛋子升迁为朝散大夫。后来尉迟恭又跟随校尉刘武周起兵反隋。在与唐军作
2025-06-22 00:14:00唐太宗是个怎样的人?表面上看,唐太宗是个仁君。《旧唐书》记载,他在位时曾大赦囚犯,释放了290名死囚,还允许他们待到次年秋末才回来受刑。这种宽容仁慈的作为,着实让后世称颂不已。但仔细一看,这位唐太宗的形象并非那么完美。在玄武门之变中,他残酷杀害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即位后,他又杀害了不少文武大
2025-06-22 00:06:10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强大都纷纷招揽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公子,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就是其中之一。赵胜本是赵国的宗室子弟,因为他喜好结交游侠之士,所以天下各地的豪杰都慕名而来,他的门下一度多达上千人,平原君都能同等相待,因此声名远播,深受赵王的信赖。先是赵惠文王以平原君为相,后来赵孝成王也继续以他为相
2025-06-21 00:39:36“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在动荡额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在那个时代夹缝中还有的许多的小国家和人民。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一个比较混乱的年代,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在这个年代不断涌现各种名人,“战国四公子”就是历史长河中的记忆。平原君 赵胜“战国四公子”都有谁?战国
2025-06-21 00:17:54“赵胜之死,不辱国家,不辱祖上,不辱宗族,为人所不为,亦所不愿,赵胜之死,名垂后世。”---毛主席《史记》公子列传中,司马迁浓墨重彩的描述了“战国四公子”这个特殊的群体,司马公曾为四公子排序,四公子之首为信陵君魏无忌,其次便是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最后就是春申君黄歇。在这其中,司马公对平原君赵胜的
2025-06-20 01:17:32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更是文化的推动者和历史的塑造者。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传奇皇帝的世界,探讨他究竟有何传奇之处!李世民作为李渊的次子,他的命运自幼便与历史紧密相连。年轻的李世民,英勇无畏,曾在平定隋末的动荡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传说他在战场上如猛虎下山,
2025-06-20 00:50:41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在乱世之中,有一位人物,他虽非帝王,却依然青史留名。他就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被誉为“翩翩公子”。来自网络赵胜,赵国的贵族,因其礼贤下士的美名,被称为“平原君”。平原君不仅以其高贵的出身而闻名,更因他对人才的渴求与珍视而广为人知。《史记》记载:“ 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
2025-06-19 01:08:17引言:1971年,一组考古队,正在位于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上的昭陵辛勤劳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陪葬大臣的墓室,并在那里发现了一件稀世珍宝。这珍宝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三梁进德冠”,这文物在后续,也成了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唐代帽子实物。从帽子的造型还有名字可知,这帽子的主人也非寻常人物?事实却也如
2025-06-19 00:36:40玄武门之变,其实都跟父亲的“因”有关!公元 618 年,李渊剿灭隋朝,建立了唐朝,成为唐高祖。他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在统一战争中,秦王李世民四处征战,屡获胜利,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声望,还笼络了大量人才。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默契,直到建立唐朝。据史书记
2025-06-18 00:34:20他不仅在政治上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在军事领域展现了其过人的武艺与非凡的军事心理素质,被誉为“天可汗”,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最高赞誉,更是对他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的深刻诠释。成为皇帝之前就战力非凡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年轻的将领
2025-06-18 00:05:07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接到老爹的圣旨,命其领兵八万讨伐洛阳王世充。于是李世民带着房玄龄、李勣、秦叔宝、程咬金、屈突通等人于七月二十一日到达慈涧。慈涧距离洛阳仅仅有四十里地,洛阳一旦不保,王世充将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情况下,王世充御驾亲征。率领三万大军与李世民相持于慈涧。双方各自扎下营寨之后,李世民在二
2025-06-17 00:05:29太宗李世民的政治智慧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迅速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华。在治理上,他着眼于国家长远的发展,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之一便是推崇文治。太宗倡导儒家思想,弘扬道德风尚,通过修订《隋书》、《旧唐书》等历史典籍,系统总结前代经验,为后来的统治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这种注重文化建设的手法,使
2025-06-17 00:02:07贞观之治不是神话,在一千多年的天空,在陈旧的历史中,依然熠熠生辉,炫目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其历史魅力到底是什么?其中一定有唐太宗的英明神武,有文武群臣的贤良忠直,有历史赋予那个时代特有的英雄气度,有让人有所启示却又难以说透的历史精华。李世民登基后,于次年改元为“贞观”,自此,中国进入古代历史上最令人
2025-06-16 00:15:13我国有着世界上最悠久、最辉煌的封建历史。在将近两千四百多年的封建历史中诞生过形形色色的统治者,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圣主明君、有一部分则是昏君恶主,还有一部分则是极具争议的存在。皇帝虽然自称上天的儿子,但也都是肉体凡胎。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犯错的时候,就一定会有做得不周到的时候。但作为帝王的他们无论做出如何
2025-06-16 00:10:475. 刘邦关于他的误解基本都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总之在大众眼里,刘邦就是个流氓,项羽才是英雄;刘邦就是个小人,项羽才是君子;刘邦自私,抛妻弃子自顾逃命,项羽大义,和虞姬一起乌江自刎而我想说,秦末那个烂摊子,项羽有那个能力收拾么?别说收拾了,他连六国贵族都搞不定,连拉拢一波打击一波都不会,政治能力
2025-06-15 00:24:34先来说说他的“政治措施”。1、贞观时期,标志着三省六部制完善成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三个突出的变化:第一,隋唐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官僚制度,形成了独立于皇权的政府制度。二是在秦汉时期建立郡县制统一帝国。三是汉武帝到东汉时期建立了士人政府,帝国统治从军事政治和皇室政治转变为士人政治。三省六部制
2025-06-15 00:05:42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被后世誉为“明君”,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化的推动者。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位伟大帝王的生平、治国理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李世民出生于598年,是唐太宗李渊的第二子。自幼聪慧过人,文武双全。李世民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
2025-06-14 01:06:08魏徵助力唐太宗打造了贞观盛世,同时成就了他“明君”的标签,唐太宗也让魏徵在贞观的舞台上是大放异彩,实现了自我价值,青史留名。两个人属于互相成就。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贞观以前协助我打天下最终坐上天下,房玄龄居功至伟。贞观之后,成就了我治理天下的功业,魏徵的作用无人可替。”可见,魏徵在太宗的心目中
2025-06-14 00:51:43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辉煌时代。听我说,你可能会笑出泪来。首先,那个时代可没手机、没电脑,更没外卖。大家出门就是走路、骑马,没车可挤,没饭可叫。那时候也没有大胃王,一个人吃不了两碗饭,顶多一碗半。所以你看,那个时代的生活节奏慢多了,但大家过得却很满足。那时候的官员们,每天早上起床
2025-06-13 00:40:26战国四公子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和齐国孟尝君(田文)。平原君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都邯郸人。赵武灵王子,赵惠文王弟。赵胜是个“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心狠手辣之辈,名不副实,浪得虚名。赵胜有座宅子,住着赵胜的宠妾,对面有民宅,住着一个跛子。小妾看到跛子打水忍不住
2025-06-13 00:16:36推崇孝道 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就标榜“以孝道治天下”。“孝”成为社会道德的核心。不孝的人,统治者甚至可以杀了他。比如孔融,文章道德及社会名望都极高,但他老是与曹操唱反调,曹操就以不孝的罪名把他杀了。据说孔融当时有这样的言论:父亲对儿子有什么亲情可言呢?儿子不过是父亲发情后的产物。儿子与母亲之间也是这
2025-06-12 02:12:36一、夏朝大禹四千多年前,大禹受尧、舜二帝之命治理黄河流域水患,历经十三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水患。因其德能,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这就是夏王朝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诞生了。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世袭制”的
2025-06-12 00:28:03李世民出生于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建成与长孙皇后之间。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父亲李建成与爷爷李渊在政治上的矛盾,导致李建成被处决,而李世民和他的弟弟李元吉被审查被软禁在宫中长达十余年。但是这段长达十余年的关押并没有让李世民失去对政治的热情,反而让他对于唐朝的政治与官僚体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
2025-06-11 00:15:02平原君(不详-前253年),嬴姓,赵氏,名胜。汉族,东武人,中国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今山东德州武城),号平原君。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于养士而闻名,门下食客曾多达数千人。和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合
2025-06-11 00:04:37说起唐太宗李世民,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且极为杰出的帝王,而且他统治时期开创的“贞观之治”也是我国历史上一大盛世时刻,可谓黄金时代。李世民的早年生涯这位大唐第二位皇帝,祖籍陇西,出生于公元599年,他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老大是李建成,他的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这位皇后也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李世民
2025-06-10 00:20:1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