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字彦演 ,号亨九,那他是哪人呢?他来自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洪承畴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他23岁时参加了考试就中了举人,24岁时参加了考试又中了进士,38岁时便担任了延绥巡抚一职。手握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兵权,年纪轻轻的他己经可以说是封疆大吏了。实事求是的说洪承畴是
2025-02-13 00:54:02孟尝君以“战国四公子”之一闻名于世,也算是功成名就了。而这离不开他手下一个门客。“伴君如伴虎”,在古代活跃在帝王身边的“红人”看似风光无限,而在残酷复杂的政治斗争下,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甚至丢掉身家性命。孟尝君几十年为齐国相,得以功成身退,多亏了冯谖。在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养士之风盛行,在孟尝君3
2025-02-13 00:34:41洪承畴(1593—1665年),福建南安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23岁中举人,次年登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等职,并兼兵部尚书头衔,是镇压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军事将领。因皇太极继天聪年间两次征明之后,又于崇德元年和三年先后两次大举进关,遍掠北京附近大多数
2025-02-13 00:20:23在清朝顺治年间,洪承畴已身居宰相的高位。早年,洪承畴在明朝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出任过蓟辽总督。公元1641年,清军围困关外要地锦州,洪承畴率13万大军火速驰援,结果明军大败,洪承畴被清军俘虏。洪承畴被俘以后,被解送到盛京(今沈阳)。清太宗皇太极对洪承畴势在必得,于是派出他非常倚重的文臣范文程,去劝
2025-02-13 00:08:59洪承畴是明清两朝的名臣,他在明朝末年时,多次立下战功。他在清朝时,提倡满族人学汉文化,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洪承畴的军事水平很高,不然明朝不会重用他,皇太极也不会收降他。既然如此,洪承畴为什么会在松锦会战中战败呢?其原因有两点。1、崇祯操之过急崇祯操之过急使得洪承畴的作战计划发生了改变,因此给
2025-02-13 00:07:01洪承畴是明清交替时的关键人物,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地说一下了 洪承畴是明朝末年的一员重臣。其实洪承畴能够得到一方兵权,除了他个人能力的突出,幸运也是其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很有意思的是,洪承畴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家庭环境,曾经家族是出现过一些比较厉害的人物,但是到了后期,家
2025-02-12 00:45:32战国时期对人才的重视,其实并不限于国君或一国之执政者,不少有权有势或有一定地位的人,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都在广揽人才,以至为人才展开争夺战。战国时期的人才,大量的出自“士”阶层。于是,延揽人才,尊重人才,或者屈身优待人才,就称作“礼贤下士”。孟尝君画像孟尝君,姓田,名文,是齐国著名人物、齐宣王
2025-02-12 00:25:50狡兔为了活命,都会掘洞三个,以备不需。齐国孟尝君田文,齐威王的孙子,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有用来保命、执权的“三窟”。相片摘自网络史载:孟尝君田文好客养士,其门下食客三千余人。门客身份地位各异,诸侯宾客、有污点罪者,还有鸡鸣狗盗之徒。冯谖只不过是孟尝君门客中籍籍无名者,却给孟尝君谋划了三个“安全屋”,相
2025-02-12 00:13:30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在薛邑,大量延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各国犯罪逃亡的人,最盛之时,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之多。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要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每当接待宾客时,孟尝君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
2025-02-12 00:11:49明朝末年,原有的秩序在不断崩塌,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处处都是一副王朝末世的破败景象。。。东林党天天吹嘘的众正盈朝,可能是刚好相反。。。当权的基本都是一些庸庸碌碌,颟顸无能,既没有本事,也缺乏操守的垃圾。。。当然,也有个别例外情况,在崇祯时期,能力出众的大臣也还是有几位的。。。比如洪承畴,孙传庭,杨嗣
2025-02-12 00:11:40贪得无厌的冯谖凭什么能得到孟尝君的重用,冯谖又是做了哪三件事可以让孟尝君高枕无忧?今天给大家带来成语高枕无忧的故事。冯谖是战国时期齐国人,是当时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贪得无厌的冯谖可以肯定的是,冯谖的贪得无厌其实是其/有意而为之的。要知道,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除了各诸侯以外,达官贵
2025-02-11 01:10:13战国时,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齐国孟尝君田文在接掌田氏之后开始散家财聚人才,大量贤才能士纷纷前往齐国投奔孟尝君。其中有一个人也在此时投奔田文,并感恩于田文的待遇,为他设下了狡兔三窟的计策,这个人就是冯谖。1.田文的高待遇冯谖因为家庭贫困无法维持生计,于是托人转告孟尝君,希望能够在他的门下混口饭吃。孟尝君
2025-02-11 00:45:49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满清( 亦称后金)本局促于辽东(今东北三省)一隅,人数不多,能披甲作战者仅十余万,如何能破关而入、横扫中原、最终取代当时已有近两亿人口的大明王朝而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在明末时局动荡、兵燹不断的乱世中,有南明 流亡小朝廷、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以及满洲贵胄等几股势力,从
2025-02-11 00:31:33门下食客三千的孟尝君,财政出现问题后,就派冯驩(huan)去孟尝君的封地薛邑去要账。冯驩却把要回来的钱都请欠债的人吃饭了,还私自免除了部分人的债务。对孟尝君说:虽然把要回来的钱花了。但是换回来的是仁义呀,这正是君上所缺的。壹公元前 302 年,一位穿着草鞋、拿把剑的窘迫之人去见孟尝君。此人名叫冯驩,
2025-02-11 00:10:09洪承畴是满清夺取天下的关键人物,因为痛恨他的所作所为,《清史演义》的作者就给出了孝庄色诱的说法,因为孝庄皇太后在清朝初年就是著名的绯闻流量担当,因为太后下嫁家喻户晓,这种说法很快也成了喜闻乐见的事实。这种说法大家看看一乐就是了,因为从八旗集团的角度来看这根本就不可能。洪承畴对满清的贡献很大不假,但从
2025-02-11 00:05:47孟尝君是齐国人,本名叫做田文,是齐国的宰相。他当宰相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是齐湣王。孟尝君轻视钱财,喜欢养门客。他门下的食客常常有几千人,与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孟尝君当宰相才一年,就有人向齐湣王进谗言中伤孟尝君,孟尝君于是被罢相流放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地名)。被罢
2025-02-10 10:26:26危难时刻:洪承畴的困顿与坚守洪承畴在锦州城的围困中,面对朝中的猜忌和清军的压力,他的军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粮草的断绝使得士兵们备受折磨,但在这危难时刻,洪承畴展现出了一位真正领袖的风采。他不仅带领着部下英勇奋战,还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寻找摆脱困境的策略。朝中风波:洪承畴遭遇陷害然而,朝中的风声
2025-02-10 10:24:29一、文武兼备洪承畴,字亨九,是福建南安人。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却刻苦学习,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考中进士,名列二甲第十四名。最初的时候,洪承畴一直在刑部任职,历任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天启年间,洪承畴外放任职,担任过浙江提学佥事、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陕西督粮参政。崇祯元年,陕北爆发了农民起义
2025-02-10 10:21:12一般人都不愿意和鸡鸣狗盗的人打交道,有身份地位的人就更不愿意了。从古到今小偷小摸都是被人瞧不起的,人们都会厌恶这样的人。但偏偏有这样的人,而且还身居高位,在他心中他谁都瞧得起,不轻视任何人。而且他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用处。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孟尝君,名田文。孟尝君专门招揽人才,凡是投
2025-02-10 09:38:42洪承畴,福建南安人,明朝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年间,洪承畴即投身于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场上,以文臣能调兵遣将而受知于崇祯帝。在明末风起云涌的危机时刻,崇祯帝任命洪承畴为陕西总督,与李自成的大顺起义军展开激战。得益于洪承畴的运筹帷幄,李自成军遭受重创,已然尽显颓势。但随着满清入境,形势瞬间斗转星移。李
2025-02-10 09:30:51传统文化:“士为知己者死”齐桓公由于得到管仲的辅佐,首开春秋时代大国争霸局面,成为第一个盟主。他为了广泛搜罗人才,养游士八十人,供给他们车马衣食钱财,周游四方,招集天下贤士去齐国。后来列国都仿效这种做法,争相网罗人才,不仅国家养士,有权的卿大夫们也都争相养士。这些士谁给的待遇高,就为谁效力。于是又有
2025-02-09 00:56:18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孟尝君,府上有食客三千。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家里很穷,便去投奔孟尝君。孟尝君问:“客人有什么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客人有什么才能?”回答说:“没有什么才能。”即使这样,孟尝君还是笑着接受了他。冯谖吃着孟尝君府里的饭菜,觉得不好吃,就靠着柱子
2025-02-09 00:43:01洪承畴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蓟辽总督,负责对清朝作战。在松锦之战中被清军俘获,洪承畴誓死不降,绝食数日,准备自杀。清太宗极为重视,特命最信任的大臣范文程前去劝降。见到范文程,洪承畴谩骂不止,而范文程则好言安抚,不提劝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谈话间,房梁上有灰尘落在洪承畴的衣袖上,洪承畴擦拭了好几次。范文程遂
2025-02-09 00:39:47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洪承畴科举中进士,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 ,崇德七年(1642)二月,松山副将夏成德开城降清,城陷,统帅洪承畴被擒。被擒后的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皇
2025-02-09 00:24:03天下长河临近结尾,奚美娟扮演的孝庄太皇太后终于离场了。虽然戏份不多,但她的演技确实无可挑剔,把政治家的成熟老辣和对孙子的关爱展现地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晋扮演的康熙哭得很伤心,甚至祈求天地,愿以自身二十年的阳寿来换取老祖宗的平安,但终究没能改天换命。掌握了帝王术的天子,城府很深,照理说
2025-02-09 00:22:21洪承畴,明朝福建泉州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以年仅23岁的年纪便考取进士,前途无限光明。洪承畴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他不光读书读得好,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套。崇祯二年(1629年)在任陕西督粮参政的洪承畴便带兵剿灭数百叛农民起义军,一时间威名大震,众人瞩目。要知道一个进
2025-02-08 00:31:50战国四公子,以孟尝君为首。作为战国后期被人交口称赞的“君子”,孟尝君以善于交结门客,结交有识之士而声名远播,然而,如此王安石曾如此评价孟尝君:“孟尝君一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曾经以信义著称的孟尝君,为何在王安石的眼中连君子都算不上。这又是为什么呢?一、礼贤下士,来者不拒,孟尝君:会偷东西
2025-02-08 00:25:46为了维护和巩固一姓江山,封建社会的历代君王都会大力褒扬那些忠于自己和从一而终的臣子,比如伊尹、管仲、屈原、诸葛亮、魏征、范仲淹、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同时,也会大力贬抑那些背叛自己和朝秦暮楚的臣子,比如中行说、吕布、安禄山、石敬瑭、刘豫和吴三桂等人。 洪承畴剧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根据各自的历史功
2025-02-08 00:21:02自南宋以来,黄河就实现了“夺淮入海”,对江淮地区的威胁也变得更加严重。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黄河上游生态破坏严重,使得黄河的泛滥、改道的频率加快,治理黄河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清朝初期,黄河泛滥问题越发严重。根据统计,顺治年间,黄河大决口就有15次;康熙初年(1662—1677年),黄河决堤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025-02-08 00:10:11“鸡鸣狗盗”一词,出自《史记》,原意指学鸡鸣叫来骗人以脱险、装成狗的样子来盗窃,本意指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本领或技能,并无褒贬之意,后来渐渐成了贬义词,用以比喻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会一些低贱卑下、旁门左道、投机取巧的技能,用以偷偷摸摸行为的人。而“鸡鸣狗盗”典故的主人公,正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
2025-02-08 00:06:5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