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战国谋士的智慧:冯谖焚券买义,孟尝君狡兔三窟

孟尝君是齐国人,本名叫做田文,是齐国的宰相。他当宰相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是齐湣王。孟尝君轻视钱财,喜欢养门客。他门下的食客常常有几千人,与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孟尝君当宰相才一年,就有人向齐湣王进谗言中伤孟尝君,孟尝君于是被罢相流放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地名)。被罢

2025-02-10 10:26:26

明朝大将洪承畴简介

危难时刻:洪承畴的困顿与坚守洪承畴在锦州城的围困中,面对朝中的猜忌和清军的压力,他的军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粮草的断绝使得士兵们备受折磨,但在这危难时刻,洪承畴展现出了一位真正领袖的风采。他不仅带领着部下英勇奋战,还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寻找摆脱困境的策略。朝中风波:洪承畴遭遇陷害然而,朝中的风声

2025-02-10 10:24:29

清朝猜忌汉人,为何却重用洪承畴,让他担任五省经略?

一、文武兼备洪承畴,字亨九,是福建南安人。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却刻苦学习,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考中进士,名列二甲第十四名。最初的时候,洪承畴一直在刑部任职,历任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天启年间,洪承畴外放任职,担任过浙江提学佥事、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陕西督粮参政。崇祯元年,陕北爆发了农民起义

2025-02-10 10:21:12

孟尝君:不小瞧任何人,关键时刻保全了性命!

一般人都不愿意和鸡鸣狗盗的人打交道,有身份地位的人就更不愿意了。从古到今小偷小摸都是被人瞧不起的,人们都会厌恶这样的人。但偏偏有这样的人,而且还身居高位,在他心中他谁都瞧得起,不轻视任何人。而且他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用处。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孟尝君,名田文。孟尝君专门招揽人才,凡是投

2025-02-10 09:38:42

大明悍将洪承畴:清朝入关的绝对功臣,却被乾隆怒斥为贼人

洪承畴,福建南安人,明朝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年间,洪承畴即投身于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场上,以文臣能调兵遣将而受知于崇祯帝。在明末风起云涌的危机时刻,崇祯帝任命洪承畴为陕西总督,与李自成的大顺起义军展开激战。得益于洪承畴的运筹帷幄,李自成军遭受重创,已然尽显颓势。但随着满清入境,形势瞬间斗转星移。李

2025-02-10 09:30:51

孟尝君为何被后人看不起?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传统文化:“士为知己者死”齐桓公由于得到管仲的辅佐,首开春秋时代大国争霸局面,成为第一个盟主。他为了广泛搜罗人才,养游士八十人,供给他们车马衣食钱财,周游四方,招集天下贤士去齐国。后来列国都仿效这种做法,争相网罗人才,不仅国家养士,有权的卿大夫们也都争相养士。这些士谁给的待遇高,就为谁效力。于是又有

2025-02-09 00:56:18

焚契市义,冯谖义报孟尝君

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孟尝君,府上有食客三千。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家里很穷,便去投奔孟尝君。孟尝君问:“客人有什么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又问:“客人有什么才能?”回答说:“没有什么才能。”即使这样,孟尝君还是笑着接受了他。冯谖吃着孟尝君府里的饭菜,觉得不好吃,就靠着柱子

2025-02-09 00:43:01

洪承畴绝食自杀,但最终投降清朝

洪承畴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蓟辽总督,负责对清朝作战。在松锦之战中被清军俘获,洪承畴誓死不降,绝食数日,准备自杀。清太宗极为重视,特命最信任的大臣范文程前去劝降。见到范文程,洪承畴谩骂不止,而范文程则好言安抚,不提劝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谈话间,房梁上有灰尘落在洪承畴的衣袖上,洪承畴擦拭了好几次。范文程遂

2025-02-09 00:39:47

明将洪承畴投降清朝,真的是因为喜爱孝庄吗?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洪承畴科举中进士,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 ,崇德七年(1642)二月,松山副将夏成德开城降清,城陷,统帅洪承畴被擒。被擒后的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皇

2025-02-09 00:24:03

天下长河:太皇太后去世,康熙为什么会哭得这么伤心?

天下长河临近结尾,奚美娟扮演的孝庄太皇太后终于离场了。虽然戏份不多,但她的演技确实无可挑剔,把政治家的成熟老辣和对孙子的关爱展现地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晋扮演的康熙哭得很伤心,甚至祈求天地,愿以自身二十年的阳寿来换取老祖宗的平安,但终究没能改天换命。掌握了帝王术的天子,城府很深,照理说

2025-02-09 00:22:21

降清的大明总督洪承畴

洪承畴,明朝福建泉州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以年仅23岁的年纪便考取进士,前途无限光明。洪承畴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他不光读书读得好,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套。崇祯二年(1629年)在任陕西督粮参政的洪承畴便带兵剿灭数百叛农民起义军,一时间威名大震,众人瞩目。要知道一个进

2025-02-08 00:31:50

鸡鸣狗盗的孟尝君,居然三国为相!齐国公子,学问一般,权术为上

战国四公子,以孟尝君为首。作为战国后期被人交口称赞的“君子”,孟尝君以善于交结门客,结交有识之士而声名远播,然而,如此王安石曾如此评价孟尝君:“孟尝君一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曾经以信义著称的孟尝君,为何在王安石的眼中连君子都算不上。这又是为什么呢?一、礼贤下士,来者不拒,孟尝君:会偷东西

2025-02-08 00:25:46

洪承畴兵败被俘投降满清的原因,国家大义?贪生怕死?美色诱惑?

为了维护和巩固一姓江山,封建社会的历代君王都会大力褒扬那些忠于自己和从一而终的臣子,比如伊尹、管仲、屈原、诸葛亮、魏征、范仲淹、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同时,也会大力贬抑那些背叛自己和朝秦暮楚的臣子,比如中行说、吕布、安禄山、石敬瑭、刘豫和吴三桂等人。 洪承畴剧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根据各自的历史功

2025-02-08 00:21:02

康熙治理黄河:黄河从此安定了150多年,在历史上堪称奇迹

自南宋以来,黄河就实现了“夺淮入海”,对江淮地区的威胁也变得更加严重。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黄河上游生态破坏严重,使得黄河的泛滥、改道的频率加快,治理黄河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清朝初期,黄河泛滥问题越发严重。根据统计,顺治年间,黄河大决口就有15次;康熙初年(1662—1677年),黄河决堤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025-02-08 00:10:11

孟尝君养士,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吗?

“鸡鸣狗盗”一词,出自《史记》,原意指学鸡鸣叫来骗人以脱险、装成狗的样子来盗窃,本意指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本领或技能,并无褒贬之意,后来渐渐成了贬义词,用以比喻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会一些低贱卑下、旁门左道、投机取巧的技能,用以偷偷摸摸行为的人。而“鸡鸣狗盗”典故的主人公,正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

2025-02-08 00:06:59

为啥历史上的封建皇帝,过于专权和大权旁落都会引发混乱?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如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其中,皇帝的权力运用无疑成为了影响王朝命运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两位具有代表性的皇帝——秦二世胡亥和晋惠帝司马衷,他们一个因专权暴虐导致天下大乱,另一个则因弱智无能导致大权旁落,最终都走向了亡国的命运。让我们来看看秦二世胡亥

2025-02-07 01:26:33

冯谖买义——孟尝君3000食客,为什么后来只剩下几个人了?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前期齐宣王的侄子,孟尝君的老爸靖郭君田婴是齐宣王的弟弟,田婴当了11年齐国丞相,去世之后,因为儿子田文比较有才能,而且广交好友,名声很大,所以孟尝君田文就继承了老爸的薛邑的封地。孟尝君的封地薛邑有一万户,所以他家产很多,孟尝君为人豪爽大方,养了3000多食客,人一多了,就什么人都有,

2025-02-07 00:33:06

康熙一朝,论名望、地位谁才是真正的第一汉臣?

如果说康熙一朝哪个汉人官当得最大、哪一个最受皇帝宠信?那么肯定是没有准确答案的,因为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或是那么几个出类拔萃的汉臣,像陈廷敬、张英、李光地,他们都很受康熙器重,也都是官居大学士。但是要说康熙朝哪个汉臣最有福气,那么答案就很明确了,他就是江苏丹徒籍人士张玉书。论名气,张玉书似乎没有陈廷

2025-02-07 00:16:10

康熙算得上“千古一帝”吗?来看看他一生的功绩,你就明白了

第一章 康熙来了 第一章 康熙来了 康熙十六岁,亲政不满两年,用现在的话说还是一个花季少年。但是这个花季少年绝对没有心思去谈情说爱,卿卿我我,他的面前有一头巨大的老虎,他必须打掉这个老虎。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大清江山,或者是为祖母,他都不能逃避,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打掉这个老虎。 康熙降临

2025-02-07 00:15:35

保天下的清代名臣——汉人洪承畴

洪承畴,明末清初人,生于福建,生卒年为1593至1665年。他自幼家境贫寒,但是聪明好学,头脑灵活,勤奋读书,而且胸怀大志,深受老师和同窗的喜爱。洪承畴23岁考取举人,24岁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洪承畴一路升官,官至两道参政。崇祯年间,洪承畴奉命与李自成、清王朝作战,为明王朝守卫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5-02-07 00:00:55

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多有能人异士,为什么最后只有一人名留青史

孟尝君,名叫田文,曾经做过齐国国相,是齐国最有势力的贵族,和魏无忌、赵胜、黄歇并称“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非常有钱,且仗义疏财,喜欢招揽天下人才,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据说他门下养了三千食客,可这些食客大多是些滥竽充数、欺世盗名之徒,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其中最出名的两位食客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主人,他俩

2025-02-06 01:22:00

康熙一生有何功绩?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难道他比秦始皇还厉害?

说到大清十二位帝王,那是各有各的特色,撩妹达人乾小四,工作机器大胖橘,但要论功绩而言,无人可与康熙争锋,康熙一生有何功绩?凭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康熙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自出生以来,拿的就是天选之子的剧本,一路死爹死妈死老婆,他8岁登基在位61年,是

2025-02-06 00:56:14

历数康熙皇帝的历史功绩

康熙帝画像一、三征噶尔丹康熙帝安抚蒙古各部,三征噶尔丹,打击准噶尔部,又进军西藏,尊崇达赖喇嘛,挫败分裂势力,将新疆、西藏牢牢的控制在中国版图里。二、收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由于郑氏效忠明朝,不断侵扰沿海地区。康熙帝命施琅为水师提督,澎湖海战大展神威,一举收复台湾,统一全国。收复

2025-02-06 00:35:35

千古一帝康熙的战役水平多高?李世民、朱棣:打仗,他坐小孩那桌

康熙的治国能力、战争规划能力很好,但你要说他的战役指挥能力也很强,算千古一帝,那就很让人绷不住了。至少李世民和朱棣等人会很不服气,因为在他们眼中,康熙的战役水平也就是“坐小孩那桌”。康熙一生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在于他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役,你说他和噶尔丹亲自PK过,那是你电视剧看多了。历史上的康熙远征

2025-02-06 00:33:22

孟尝君斥巨资供养三千门客,善有善报得偿百姓情义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

2025-02-06 00:08:19

靠“鸡鸣狗盗”之徒离秦,孟尝君经历了什么?

“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大家都不陌生,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孟尝君列传》,讲述着孟尝君田文受邀入秦为相,最后靠着鸡鸣狗盗之徒狼狈离开秦国,那么孟尝君入秦之后究竟经历了什么?田文孟尝君影视形象孟尝君是谁?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以养士名扬天下,名田文,父为田婴,田婴是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庶弟。齐宣王二年,田

2025-02-05 00:42:35

康熙帝:清朝的“千古一帝”

说到康熙帝,大家可能会想:“这位皇帝到底有多牛?”我告诉你,牛得不行!康熙帝,名玄烨,1654年出生,1722年去世,年号“康熙”,听起来就很厉害吧!想象一下,一个皇帝天天忙得像个陀螺,处理政务、考察民情,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不过,他可不是个“只会发号施令”的皇帝,他还特别喜欢学习,甚至把西方的传教士

2025-02-05 00:35:03

清朝官方史料揭开康熙真实面目,专家:性情残暴,配不上千古一帝

在清朝,康熙的名号如雷贯耳,被称为“千古一帝”。然而,专家们偶然发现了一份史料,揭开了他的真实面目。根据专家的研究,康熙实际上是一个罕见的暴君。他虽然在治理朝廷方面取得了成就,但他的行为和决策也充满了矛盾和残酷之处。雷厉风行的盛世帝王康熙皇帝的生平经历非常曲折。他出生时并不受父爱关注,因为他的父亲顺

2025-02-05 00:23:23

孟尝君: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今天写孟尝君,换个特别的角度。一孟尝君的名字叫田文,是齐国相国田婴庶出的儿子,他虽然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但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童年。田文出生前,田婴已经有四十多个儿子了。而田文出生的那天恰巧是五月初五,田婴很生气,觉得这个生日不吉利(因为齐地风俗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他对田文的母亲说:“一定不要养

2025-02-05 00:03:50

孟尝君田文:门客三千,鸡鸣狗盗助他逃出生天,谁才是他的真爱?

公元前298年,田文从秦国的宰相,瞬间沦为阶下囚,不日就要被处决。这时田文的心里,十分恐慌:想我田文,一世英名,早已传遍天下,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让我情何以堪?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了那么久的门客,能否助他逃出牢笼?于是田文动用自己的门客,找到彼时正受宠的秦王宠姬救他,宠姬倒是愿意帮忙,代价是要一

2025-02-05 00:00:2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