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性恶荀子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跟孟子的性善论相牴牾。荀子在自然观方面强调“天人之分”,在人性论方面也强调“性伪之分”。《礼论》篇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本始材朴”指人性的素质,是天然生成的。“文理隆盛”指礼义道德,是人为制作的。荀子所谓
2024-12-19 10:03:07第一段对话。程繁问墨子说,先生之前说过,“圣王不为乐”,圣明的君王都不创作音乐,但是比如诸侯处理政务太劳累了,士大夫工作太劳累了,农夫耕作太劳累了,他们用音乐来舒缓劳累,难度这也有错吗?第二段对话。墨子说,君王创作音乐越多,那么功绩就越少。以前尧舜时期,只有茅草盖的房子,他们制定了一些简单的礼,也创
2024-12-19 09:47:15儒家,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影响力浸润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经济民生,思想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中都渗透着儒家的精神。说起儒家,我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儒家圣人,这也理所应当,毕竟在我们所接受的儒家文化中,接触到最多就是他们的思想。但是我们常常
2024-12-19 09:32:03谈到儒家,必言孔孟,而梁启超对荀子评价极高。梁启超说:“汉代经师,不问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屡变,一皆盘旋荀学肘下。”荀子在先秦诸子中为何如此重要?与孔孟相比,荀子思想有哪些独特之处?近日,“道中华”就此话题专访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孔定芳。▲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圣
2024-12-19 09:17:18荀子说,造父这个人,是周穆王时候天下最擅长驾马车的人,但是没有马车他就无法发挥作用。后裔这个人,是夏朝时候天下最擅长射箭的人,但没有弓箭也不能显示他的技巧。大儒士,是擅长治理统一天下的人,但是没有百里的国土就不能显示他的功用。为什么大儒士擅长治理天下呢?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珍贵的品质。荀子讲述了被誉为儒
2024-12-19 09:02:16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汉代人避宣帝刘洵讳,改称为孙卿。荀子是战国后期赵国人,约生于公元前三一三年(周赧王三年),约卒于公元前二三八年(赵悼襄王七年)。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七雄争城夺地、连年战争的时代。当时齐国的统治者齐宣王为了扩大政治影响,笼络知识分子,在国都临淄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天
2024-12-19 08:47:30儒家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今天我们继续介绍《荀子》的第七篇《仲尼》,“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这一篇里面荀子通过,孔子对春秋五霸的态度,尤其是对齐桓公和管仲的看法,谈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最为杰出的五个诸侯王,他们包括:齐国的齐桓公、晋国的晋文公,秦国的秦穆公、楚国的楚庄
2024-12-19 08:32:50古代虽然是封建社会,却依然出了诸多有着巾帼风范的女子,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女子掌权的情况。比如武周的开国皇帝武则天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统的女皇帝,而晚清真正的掌权者慈禧也是掌控了大清政权足足半个世纪。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清朝的一位女子,她12岁嫁给姑父,老公、儿子、孙子都是皇帝,并且她的第四胎还是清
2024-12-19 08:17:50第十位:明成祖朱棣的仁孝文皇后:徐妙云徐妙云(公元1362-1407)乃明朝大将军徐达长女,此女美丽与聪慧并存,号称“女中诸葛”,在帮助朱棣争夺帝位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一贯主张俭朴,以节俭之风影响着明朝后宫,并为朱棣孕育了皇太子朱高炽,终其一生从未有过后宫干政的举动,更辅佐朱棣开创了“永乐盛世
2024-12-19 08:02:31我们经常说一个国家要富强,但富国和强国是不一样的,强国不一定富,但富国一定强。强国和富国有什么本质区别,今天我们结合《荀子》的第16篇《强国》来分享背后的道理。前面我们在第10篇《富国》里面介绍了一个国家应该如何致富。这一篇《强国》里面荀子谈到了强国和富国的差异。在荀子看来,富国和强国就是王道和霸道
2024-12-18 11:15:1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图|吕志华现存的《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的首篇,便是《劝学》。《劝学》中的“劝”,是“劝勉”的意思
2024-12-18 11:00:11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是孝端文皇后的侄女,海兰珠的妹妹,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 为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和博礼之女。 孝庄文皇后为清初皇太后、太皇太后,亦是一位著名女政治家、满洲八旗领袖,是清朝入关后的政权奠基人之一,先后拥立和辅佐两任皇帝。孝庄文皇后孝庄文皇
2024-12-18 10:45:39小透明”曾巩:最被人忽视的唐宋八大家寒门贵子?“大器晚成”曾巩背后的辛酸与无奈“唐宋八大家”,个个如雷贯耳,他们的文章至今仍被奉为圭臬。在这八位文坛巨匠中,有一位却显得格外“低调”,他就是曾巩。与苏轼、欧阳修等人相比,曾巩的仕途和名气似乎都略逊一筹。他39岁才考中进士,是“唐宋八大家”中最晚“上岸”
2024-12-18 10:17:52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本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三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册封为
2024-12-18 10:03:01在中文里面“义”字非常特殊,因为内涵很丰富,你在英文里,都没办法找出一个单词来精准对应。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荀子说:“义立而王,信立而霸”,甚至在每位思想家那里,义字都有不同的侧重,仁义、礼义、道义、义理、义气,到底应该如何理解“义”,今天我们通过
2024-12-18 09:48:37荀子说,这种人对内不能统一民众,对外不能抵御入侵,民众不亲近他,诸侯不信任他,还可以利用花言巧语博得君主的宠信,这就是阿谀奉承的臣子,因为这种人会毁灭一个国家,齐国的苏秦、楚国的州候、秦国的张仪就是这种人。然后第二种是想篡夺君权的臣子,这种人比阿谀奉承的人有能力,但是能力用错了方向。他们擅长欺骗民众
2024-12-18 09:17:18【1】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韩非子·喻老》释义:一个人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其关键并不在于战胜别人,而是在于战胜自己。以后的社会里,随着各种AI的生成,很多看似千篇一律的工作,慢慢都会变得千人千面,定制化,人性化的需求会变成潮流。很多工作都会变得衡量标准不固定,如果我们还想着靠和别人比较去判定成功
2024-12-18 09:02:29公元1613年春天,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的博尔济吉特家族,诞生了一个小女孩,相信这个孩子降生的时候,家中一定有异象,预示其非比寻常的人生。她不仅给家族带来了荣耀,更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这个小女孩叫布木布泰,小名大玉儿,聪明美丽。由于她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得以有机会接触皇族,她长大
2024-12-18 08:48:02韩非子,出身韩国贵族,虽然老师荀子属于儒家学派,但他却最终成为 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后人整理编撰的,收录的大多都是韩非子的作品。韩非子虽然口吃,说话不利索,但文章却写得非常好。下面挑选其中的十句名言,与大家一起学习。一、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韩非子.喻老》点评:胜人者
2024-12-18 08:32:16一、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说难》◎释义:事情因为秘密而成功,讲话因为泄露秘密而失败。◎解读:商业竞争中,一个创新的产品计划,如果提前被竞争对手知晓并模仿,就可能导致失败。许多创业公司在未成熟之前,选择低调保密,待到时机成熟才公布,从而一举成功。这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懂得守住秘密,谨言
2024-12-18 08:02:41老子与孔丘,人类历史上的两个伟大圣人,在东周末年,诸侯割据、百家争鸣的时代,曾多次会面,彼此互相欣赏,惺惺相惜。溪流边,清澈的溪水涓涓地流淌着,孔丘与老子,两个伟大的圣人,各坐在溪流边的一块晶莹剔透、圆圆的大块灵石上,静静地看着溪水欢快地流淌着……孔丘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水奔腾不息,人
2024-12-17 10:34:14提起孝庄,那就是提起了整个大清。众所周知,孝庄生了一个儿子顺治,然后辅佐了孙子康熙,奠定了清朝基业。可是在没有顺治之前,孝庄生了三个女儿,只是鲜少人知。孝庄从科尔沁离开,成为皇太极的女人,那一年孝庄13岁。孝庄的进宫,和爱情无关,和影视剧中最尊贵的命格无关。只是因为孝庄的姑姑哲哲,皇太极的原配妻子生
2024-12-17 10:18:17在中国古老的哲学长河中,有一位如星辰般璀璨的智者,他就是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奠基人,老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人生智慧,影响了数千年的文化与文明。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条探索之旅,揭开老子智慧的神秘面纱,感受他对人类心灵与自然和谐的深刻启示。一、老子的生平与历史背景:智者的隐居之路老子,姓李名耳
2024-12-17 10:04:2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到这句诗词,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只想封狼居胥的将军的柔情吗?提到辛弃疾,大家都会说他是一个成功的文人。所谓的成功,就是在学生必读诗词中,有他的一席之地。(一)20岁,50人,大破敌营可是辛弃疾并不想做一个文人,他的偶像是霍去病,他想成为霍去病。在宋朝和大金
2024-12-17 09:49:02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的地位无疑是崇高且神秘的。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哲学,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位哲学巨星的神秘面纱,看看他是如何从古代走到现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哲学网红”。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
2024-12-17 09:35:27老子的身世与身份老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道教尊为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较为统一的认识是,老子为春秋时的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守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老子因为“生而白首,故曰老子”。但即使是太史公司马迁,对老子的身名事迹也不太清楚,故而又说:“或曰:老莱子,
2024-12-17 09:19:37《道德经》的第五十三章里面,老子讲述了捷径与大道的区别,原文如下: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假如我稍微有点知识,就会顺着大道行进,只是担心会误入歧途。大道十分平坦,可君主却喜
2024-12-17 09:04:34《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非的著作,是法家的代表著作,达到法家理论的最高峰。全书洋洋洒洒,有十万余言,里面不但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格言名句,流传至今,对我们现在生活也颇具现实意义。一、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韩非子.喻老》点评:一个有自己的志向,确实是好事,但志向的境界和
2024-12-17 08:50:06在春秋战国时期,“黄老之术”还是诸子中的一个学派。到了汉代,为了巩固成立不久的西汉政权,汉高祖刘邦接受大臣的建议,采纳黄帝和老子倡导的清静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以及“约法省刑”等政策,使得汉初经济得以复苏和发展。汉高祖刘邦汉高祖之后,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将“黄老之术”作为治国方针,迎
2024-12-17 08:34:3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德经·第四十八章老子心得:1、求学是做加法,求道是做减法求学是增长知识,越学越多,是在做加法;求道则是减少欲望,净化内心,越学越虚静,是在做减法。这其实跟人生类似,前半生做加法,积极进取,不断累积经
2024-12-17 08:19:0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